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1 20:36:54
中東正崛起成為一個投資要地,日前私募巨頭KKR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在中東地區的業務并任命新管理層;黑石旗下最新歐洲不動產基金完成98億歐元募資,成為有史以來獲得第三方資本承諾規模最大歐洲不動產基金。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趙云
中東正崛起成為一個投資要地,日前私募巨頭KKR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在中東地區的業務并任命新管理層;黑石旗下最新歐洲不動產基金完成98億歐元募資,成為有史以來獲得第三方資本承諾規模最大歐洲不動產基金。國內市場中,智譜AI沖刺“大模型第一股”,成為大模型“六小虎”第一家啟動IPO流程的公司。云鯨智能融資1億美元,也同步啟動Pre-IPO階段的相關工作。
近日,私募巨頭KKR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在中東地區的業務,并在該地區成立由KKR董事總經理Julian Barratt-Due領導的專門投資團隊,此外,David Petraeus也被任命為KKR中東地區董事長。
KKR自2009年起在該地區設立據點,此次新團隊旨在利用該地區不斷增長的經濟潛力,特別是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KKR方面認為,中東正崛起成為一個投資重鎮,該地區結構性改革、支持投資的政策和有利的人口趨勢是經濟增長的加速因素。
點評:KKR此舉既是對中東經濟轉型的“投票”,也標志著全球資本流動的新趨勢-從傳統歐美中心向新興樞紐擴散。成功與否將取決于團隊本地化能力、項目篩選精度及對區域風險的動態管理。
黑石近日宣布,旗下最新歐洲不動產基金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Europe VII(已完成最終募資。BREP Europe VII共獲得98億歐元(106億美元)的總資本承諾,成為有史以來獲得第三方資本承諾規模最大歐洲不動產基金。
黑石不動產歐洲主管James Seppala表示,不動產市場的復蘇已初現曙光,黑石于1991 年成立不動產投資業務,迄今管理的不動產股權投資資產約為3150億美元。
點評:黑石募資106億美元歐洲地產基金,創下歐洲地產基金募資紀錄,這一動向反映了全球資本對歐洲不動產市場的重新審視,也體現了黑石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珠海市正在推進國資整合改革,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珠海華發集團與珠海格力集團共同組建珠海科技產業集團。根據《珠海市2025年市屬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方案》,華發集團將部分股權和資產注入珠海科技集團,后者將成為格力金投的股東。
華發集團組建于1980年,與珠海經濟特區同齡,是珠海最大的綜合型國有企業集團,目前控股7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核心業務主要包含科技產業、城市運營、房產開發、金融產業。
格力金投是格力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格力集團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首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主營業務涵蓋產業投資、產業運營、園區開發、產業金融、文旅休閑等領域,格力集團管理著珠海基金三期創投基金、橫琴天使投資基金等,累計投資項目943個、總投資額超766億元。
點評:珠海市推動華發集團與格力集團共同組建珠海科技產業集團,是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地方國資整合與重組浪潮的典型縮影,這一動作不僅反映了地方政府對國有資本優化布局的需求,更體現了在經濟轉型背景下,地方國資向“專業化、集約化”運營的變革。
近日,零一創投宣布完成新一期5億人民幣基金首關,LP來自多地國資、市場化母基金和上市公司等,負責本期人民幣基金募集的零一創投管理合伙人余璐,是行業中為數不多的85后女性GP。她表示,偏美元基因的基金募集人民幣基金時,在如何調整自我定位、轉換話語體系等問題上都存在著較大挑戰。“作為GP,管理的其實是基金產品,當LP的畫像發生變化時,我們需要把基金產品重新設計一遍,以滿足各方多樣化的需求”。
在投資方向上,該基金主要關注智能制造與跨境出海領域。投資輪次上,基金錨定天使輪到B輪之間的優質項目,單筆投資金額在500至5000萬人民幣之間。投資策略上基金將繼續堅持投早投小原則。
零一創投成立于2015年,投資代表案例包括貨拉拉Lalamove、海柔創新、XTransfer、 Xendit等。
點評:零一創投完成新一期5億人民幣基金首關,LP結構以多地國資、市場化母基金和上市公司為主,標志著這家機構正加速融入人民幣投資生態。基金聚焦智能制造與跨境出海兩大方向,堅持“投早投小”,反映出當前中國早期投資的策略調整與市場機遇。
近日,北京證監局公示信息顯示,智譜已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輔導機構是中金,其計劃于2025年10月完成輔導計劃,做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的準備工作,成為大模型“六小虎”第一家啟動IPO流程的公司。
智譜成立于2019年,脫胎于清華大學知識工程實驗室,進入2025年,智譜與多個地方政府達到合作,并頻繁獲得融資。今年3月,其宣布近期完成超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同月,珠海最大綜合型國有企業集團珠海華發集團宣布戰略投資智譜,金額為5億元。隨后,成都高新區宣布3億元戰略投資智譜。本月,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宣布在去年已有投資基礎上,繼續追加投資智譜2 億元人民幣。
點評:智譜啟動IPO輔導,成為國內大模型“六小虎”中首家沖刺資本市場的企業,這標志著中國AI大模型行業從技術競賽進入商業化驗證階段,此次IPO不僅是智譜AI的突圍之戰,更是中國大模型產業從“講故事”到“交答卷”的轉折點。
日前,云鯨智能宣布完成1億美元融資,由騰訊與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聯合領投,科幻基金、明勢創投跟投。此外,云鯨智能方面表示,已同步啟動Pre-IPO階段的相關工作,目標是為具身智能產品的量產與上市籌備提供支撐。
云鯨智能主要產品為家庭機器人,據報道,其將從家電清潔正式邁入具身清潔階段,首代具身產品形態為自研移動底盤搭載自研機械臂,內置了三維雙目視覺感知系統,可以將清潔范圍從平面2D延展至空間3D,同時新增收納功能,可一鍵式接管家庭的清潔和收納需求,實現從家用電器進化成全方位的空間清潔管家,其首款家庭具身智能產品預期將在2年內發布。
點評:從人形機器人到家庭服務機器臂,資本正火熱押注“能感知、會行動”的智能體,2025年以來具身智能成為投融資市場的熱門賽道,超億元的融資案例頻現,這主要得益于技術突破、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推動。
日前,李未可科技宣布獲得數千萬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合肥包河創投及上市公司米奧蘭特。
李未可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AR眼鏡研發商,創始人茹憶曾是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硬件終端的領軍人物、前小米電視合伙人,目前,李未可旗下AI眼鏡已實現超100種語言同傳翻譯、AI會議紀要生成等核心功能。公司曾獲得字節跳動、國中資本等機構投資。
點評:李未可科技此次獲得的數千萬元戰略融資,投資方既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合肥包河創投,也有產業方上市公司米奧蘭特,這反映出AR行業投資邏輯正從純技術導向轉向產業協同導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