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33只基金二季度重倉了風險警示股票,合理嗎?

          2025-07-23 16:41:16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趙云    

          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基金重倉股明細隨之揭曉。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部分基金重倉股處于風險警示狀態,如ST華通、ST諾泰、*ST松發以及*ST鋮昌。據Wind統計,有133只基金重倉了這些個股。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基金管理人已經對持有的相關個股進行估值調整并公告。不過也有基金公司表示,對這些個股的投資,符合法律和公司制度的要求。

          逾百只基金重倉ST個股

          2024年11月8日,原“世紀華通”股票名稱變更為“ST華通”,原因是在此之前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目前其仍未改回原名,但公募基金近期披露的二季報顯示,重倉該股的基金還不少。

          Wind統計顯示,依照今年二季度報告的重倉股來看,有100只公募基金重倉了ST華通。從持股數量來看,易方達均衡成長股票、易方達新經濟混合、易方達科翔混合等持股數量居前,均超過1000萬股,業內共有6只基金持有該股數量超過1000萬股。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重倉ST華通的基金,不少是在當季新進重倉,而這也是今年公募基金二季報一個頗具代表性的特征——許多重倉了風險警示股票的基金,均是在當季新進。

          除了ST華通,被基金重倉的風險警示股票還有ST諾泰、*ST松發以及*ST鋮昌。Wind統計顯示,僅在主動型產品(包含指數增強型產品,不限于主動權益類)中,二季報重倉上述個股的基金產品就有133只。

          從所屬的基金公司來看,總計有25家基金公司旗下有產品重倉過相關個股。其中,博時基金有25只產品重倉,易方達基金有24只產品重倉。國泰基金、華安基金、招商基金等配置相關個股的基金也數量居前。

          當然,這些風險警示個股的二季度表現普遍不俗,除了ST諾泰季線收陰外,其余三只個股——ST華通、*ST松發以及*ST鋮昌的二季度漲幅分別為72.32%、18.38%、32.59%。

          二季報統計持風險警示個股總市值居前基金統計  來源:Wind

          部分管理人近期對相關個股進行估值變更

          除了因違規受罰導致股票名稱被“披星戴帽”外,還有一些股票則是因為面臨退市風險,比如前述個股當中的*ST松發以及*ST鋮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松發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日期為今年4月29日,*ST鋮昌為今年4月24日,即均為二季度內。

          對于季內出現這樣的情況,基金公司配置乃至重倉相關個股是否合理呢?

          有業內人士在7月23日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公募基金對配置風險警示個股以及對于已經配置的股票被風險警示等情形有著很嚴格的風控制度。“原則上是需要及時處理掉的,但并不是硬性要求。”

          據悉,如果因為特殊原因導致行業及公司基本面出現短期困境,基金公司又對企業的未來發展看好,只要是客觀事實,最終的投決層面也能過關。

          當然,有的公司則是在二季度后出現了風險警示,例如諾泰生物,公司在7月19日公告稱,將從7月22日起實施風險警示,股票名稱由“諾泰生物”變為“ST諾泰”。統計顯示,這家公司在二季度也被20只基金重倉。

          對此,也有基金公司開始對相關基金進行估值調整。如招商基金7月22日公告稱,決定自7月21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除ETF外)所持有的諾泰生物股票進行估值調整,調整后的估值價格為32.78元;同時,對ETF聯接基金持有的標的ETF,在當日份額凈值的基礎上考慮上述股票的調整因素進行估值。

          招商基金在二季度有10只基金重倉了ST諾泰,相關基金的季報中顯示,對諾泰生物的投資決策程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制度的要求。

          有分析指出,對于風險警示股的配置,業內雖然褒貶不一,但有些個股的瑕疵并不構成對主營業務的重大影響;一些準退市股也有重組的預期存在。但為此而博ST概念的做法不可取。

          有投資界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提到,現階段很多風險警示個股的資本運作空間較少,加之監管層對類似重組的審核趨嚴,以往通過注水拔高估值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因此很容易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既無法資本運作獲利退出,又不甘低價認賠斬倉離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福利亚洲一线在线观看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 在线亚洲激情文学 | 一级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