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22:04:36
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近日開啟個人IP首場直播,發布戰略新品“牛市”啤酒,并宣告集團未來戰略定位。吳向東通過“三個糾結”揭秘啤酒誕生故事,并透露對啤酒口感的極致追求。此次跨界被視為集團應對白酒市場承壓的“反周期”落子,旨在通過“白酒+啤酒”戰略實現快速擴張。吳向東手握華致酒行渠道王牌,能否用“牛市”創造“白酒+啤酒”深度融合經典尚待觀察。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彭水萍
前不久,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突然搞起了個人IP,似乎想要成為“酒業流量擔當”。
8月8日,吳向東開啟個人IP首場直播,這場以“悅人悅己悅生活”為主題的直播,意在發布其戰略新品——“牛市”啤酒。
直播現場,西裝革履的吳向東侃侃而談。在四十多分鐘的演講中,他通過“三個糾結”的心路歷程,揭秘了“牛市”啤酒的誕生故事。同時,也宣告了珍酒李渡未來的戰略定位:釀造資深酒友喜愛的白酒和啤酒。
圖片來源:吳向東個人微信視頻號
吳向東的這場直播,雖然開播2分鐘點贊數量便破十萬,但“吳老板”給自己的這場首秀表現卻只打了“60分”及格分。《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注意到,演講結束時,直播間點贊數量已接近500萬。
從白手起家的白酒經銷商,到聲名顯赫的“白酒教父”,吳向東的每一步都牽動行業目光。如今,這位曾自稱“30年不喝啤酒”的白酒巨頭,為何突然高調跨界、躬身入局啤酒賽道?這看似大膽的轉身背后,究竟醞釀著怎樣深遠的戰略圖謀?
“我有30年沒喝過啤酒。”做了一輩子白酒的吳向東沒想到,自己與啤酒結緣是在北京一家面館的意外“邂逅”。
他回憶道,那是一次白酒之后續飲兩杯啤酒的體驗:“感覺非常奇妙,不僅僅是冰爽,人反而更清醒了。” 這次味覺的覺醒,竟讓這位與白酒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企業家,在2019年后逐步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每次白酒局后,總會以一兩杯啤酒作為收尾。”
然而,吳向東自己也沒有想到,決定做一款啤酒之后,自己卻經歷了“三個糾結”,他甚至坦言:做白酒都沒有這么糾結過。
“現在中國啤酒是年輕人喜歡的‘三低’啤酒,即低啤酒花、低大麥芽、低酒精度。”對比日本、美國等國家,吳向東發現中國啤酒的這三個標準的含量都相對較低,且飲用場景多聚焦于“光膀子在外面的夜市攤,一只腳踩著啤酒箱喝啤酒”。
第一個糾結來了:是做“三低”啤酒,還是“三高”或“三中”啤酒?在極度考究啤酒花、大麥芽和酵母等原料的基礎上,這款啤酒將酒精度數確定在了5.9度(瓶身標注大于等于5.5度)。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2017年年底,吳向東旗下的金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與投資黑龍江辛巴赫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7.95%。2024年,辛巴赫啤酒年產量達5000噸,銷售額達到1.9億元。
吳向東稱,辛巴赫定位高端啤酒,雖然這么貴,但仍有一部分喝白酒的人喜歡這款啤酒,其口感濃郁、飽滿。
第二個糾結是:我想做啤酒,是滿足高消費人群,還是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口味?最終,“牛市”啤酒的定位指明了方向——瞄準高端市場。
產品有了,命名卻讓吳向東頗費周章。他渴望一個過目不忘的名字,團隊苦思冥想兩三百個方案都沒找到滿意的。最終,居然花了約5萬元的“小錢”,從浙江紹興一位命名者手中買到了這個名字——“牛市”。
“口感、口感,還是口感。” 在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看來,這六個字是他跨界投資啤酒不可妥協的黃金準則。
吳向東坦言,團隊匯聚了中國乃至全球頂尖的啤酒研發力量,“一般的啤酒研發周期可能只需半年,但我們用了三年。”同時,他也定下了“苛刻”的門檻:“我沒有確認最終滿意的酒體,沒有一票否決權,我寧愿不做這款啤酒。”而他一票否決的依據,更多的就是口感。
作為最終拍板人,吳向東透露,“牛市”上市前,自己就先喝了差不多幾百瓶。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然而,對于講求現飲的啤酒來說,“牛市”有個最大的特點:是一款可以陳釀的啤酒。而在酒瓶上,不僅明確打出了這個標簽,還標注:建議飲用口感為存放2-10個月。
“我們還在研發一款啤酒,可能1年后上市。”吳向東說,那是一款可能存放1~2年口味更佳的啤酒,適合更加小眾的消費群體。
對口感不計成本的追求也反映在了定價上。據悉,375ml/瓶的“牛市”啤酒以鋁瓶裝亮相,零售價88元/瓶,1056元一箱;團購價60元/瓶,720元一箱。
吳向東并不諱言這個價格“有點貴”,但在他的藍圖中,“牛市”是一款承載情感與社交價值的高端啤酒,也有著他期望出現的獨特飲用場景,“要把一種新的悅人悅己生活方式帶給大家”。
值得注意的是,吳向東此次宣布跨界啤酒的時機耐人尋味。
就在2天前,珍酒李渡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截至6月30日,珍酒李渡預計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25.5億元,同比下降38.3%~41.9%;股東應占凈利潤預計下降23%~24%。
公司表示,業績主要受上半年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導致的商務、宴請和送禮場景減少影響。同時,公司主動調整發展節奏,放緩增長速度,積極為市場紓困,確保長期穩定發展。
作為應對,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推出新的戰略性旗艦產品”。據悉,公司已于6月推出戰略性旗艦產品“大珍·珍酒”,預計在下半年成為新的增長極。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吳向東透露,上市不到一個多月,大珍已經與大約2000個客戶簽約,開局勢頭良好。
而此時推出“牛市”啤酒,吳向東稱這是動用了“全集團之力”的一次戰略謀劃,并非一次簡單跨界。他明確將未來戰略升級為:釀造資深酒友喜愛的白酒和啤酒。
《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注意到,這標志著珍酒李渡成為繼華潤啤酒之后,又一家將白酒與啤酒置于戰略高度的酒業巨頭企業。
據了解,傳統啤酒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遠超白酒,這意味著更輕的資本負擔和更快的盈利周期可以助力其快速擴張。此前華潤的“啤酒+白酒”戰略走得并不順利。
但對于吳向東來說,除了珍酒李渡,他手握的還有另一張渠道王牌——華致酒行,后者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連鎖門店,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全渠道營銷網絡。他此番強勢布局啤酒賽道,能否用“牛市”創造“白酒+啤酒”深度融合的一場“牛市”,記者將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