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大理蒼山采蘑菇爆火,一天超萬名游客進山!挖了扔、隨意埋、菌絲裸露……專家警告:一旦破壞,蘑菇就“斷子絕孫”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4 16:50:14

          每經編輯|陳柯名    

          今年夏天,“到大理蒼山采蘑菇”成為網紅項目,吸引大量游客進山尋找、采摘各種野生菌。而部分游客的無序濫采和破壞性行為,正對蒼山生態構成威脅。記者近日前往云南大理蒼山進行調查。

          據央視新聞,記者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網絡平臺輸入“大理采菌子”等關鍵詞,立即出現大量相關視頻和圖片。這些內容以“采菌體驗”和“拍照打卡”為主要賣點,吸引大量游客關注。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9V8Dibjdz0A7SEYEOkZic1QtgdOlcBqYsbd0ibp3tZcqicCmicS2ibBgE3xQ.jpg

          發帖者通過評論區招攬游客,收費從38元到二三百元不等,有的還承諾提供采菌工具和簡單餐食。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NZmmu8KJqCyRx8RMml29IUybtng0ja5QArk0yUaOOzQQQKXsibkzNiaw.jpg

          8月上旬,記者在大理鎮陽和村調查時看到,原本植被茂密的樹林中,多個地方被游客踩出明顯的路。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Rd7Grmp5bSWHYnONWB7ph3B5y0OTQqrRnFNrqVsh9qm0LUCEVBsu9A.jpg

          環保志愿者 劉天奇:本來是跟那片區域是一樣的,都是長滿植物的,現在植物不長了。一開始拿耙子耙出來的,這一片都是禿的。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ibESKbYAylkRdgXycc8SibL7ia3jFAZ6oeSugsMaZfzjjrosgNOzqicyWA.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一些“采菌游”組織方并無資質

          付費即可網上發帖推廣

          向導會召集游客,將采集到的蘑菇集中展示,進行“科普”講解。講解僅停留在介紹菌種名稱、是否有毒等簡單內容,有的還存在明顯錯誤。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rXk9UuKhPDzIasVeUicib0dibMFziaBlQicnpF3HPYQhHjZ5VOiadtEA57Rw.jpg

          向導:這種我們叫它松塔牛肝菌,別名黑麻蛇菌,無毒可以吃的。這種叫虎皮牛肝菌,可以吃的。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9iaq9Xe18GLZ9x7d4vBByOEZJoiciaibrKkKB6X4Xicey1MqmicPly18yN5g.jpg

          環保志愿者 劉天奇:松塔牛肝菌,近兩年已經把它劃到腸胃炎毒蘑菇的范圍,吃完以后會拉肚子的,并不是能吃的種類。

          “科普”環節后,有的游客將野生菌隨意掩埋,或直接倒在灌木叢中。找蘑菇、挖蘑菇、拍蘑菇、扔蘑菇,今年夏天,這樣的體驗活動每天都在大理蒼山扎堆進行。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RaNbN5xib3IdjRPg2MpNfpKedbmicLJNFJ8oqROic7OP4awToVjiaItacQ.jpg

          記者初步觀察統計,僅在蒼山腳下陽和村一個進山路口,單日就有超過40輛車、500多人上山采菌,而整個蒼山,類似的采菌路線多達二三十條。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采菌游”的組織方聲稱自己是“有資質”的,向游客收取較高費用。

          游客向組織方要來“資質”證明,記者看到,原來這是一份登山戶外運動技術技能培訓合格證書,與活動宣傳重點提到的菌類識別、科普講解等核心服務內容并無關系。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NMw7BDG1sH4Ie00WQCExZFUib2Iku9QdRtELoiaBHVzGB2Jiaza51zcZQ.jpg

          一位多次參加“采菌游”的游客透露,活動組織方在推銷過程中,常常刻意模糊“相關資質”的具體含義,游客很容易被誤導。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cic1ojUuCxs6lha8UCKdGHjN6ZzOQedPPPcVebqgOqZ5bKTbibGb7iaibg.jpg

          網絡平臺是“采菌游”信息的主要發布渠道,記者向小紅書平臺咨詢 “采菌游”招募帖的發布流程,平臺推廣人員建議,如果沒有相關資質,可以通過游客體驗的方式來發帖,不僅沒有任何門檻,還能付費流量推廣,起步價是5000元。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bwStrXPCElnvGicMAkMheB5j3pdQesR3xd8RKZIwrFsYKwb0Mm8CjZA.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野生菌暗藏致命風險

          專家提醒謹慎采摘

          玉溪市68歲的郭大爺每年都上山采菌子,8月初因為誤食毒蘑菇險些喪命。經過搶救,他才脫離生命危險。據他回憶,誤食的那朵毒蘑菇與可食用的蘑菇幾乎沒有差別。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UO2DfYw6OBn9G3y5FSJIneBqJmFvFj2dDcKCkxIRsFxjFcibg5s9M7Q.jpg

          醫生介紹,造成郭大爺看走眼的這朵毒蘑菇叫亞稀褶紅菇,它與可食用的密褶紅菇和稀褶紅菇高度相似,就算經驗再豐富,也很難將它們區別開來。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NLSkK9SIx5yRbr1X5AyRWXtQ98TuUVTdy5Cibqx3hFTrtlickeqyPiaaQ.jpg

          我國已發現有660種毒蘑菇,云南一省就超過了300種,其中劇毒的就有20多種。中毒癥狀也復雜兇險,包括有胃腸炎、急性肝損害、急性腎衰竭等七大類,其中急性肝損害和橫紋肌溶解型是主要的致死類型。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ThAuEV39mqmQJYicSRsT5TvyFOw3FUVkdzvfgnpfH3ibrBmHfMrWwILQ.jpg

          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教授 趙長林:當地的很有經驗的菌農或老百姓,每年也有中毒的,甚至死亡的現象,何況導游呢?很多導游是不專業的,他只是借著流量開始帶隊,有些游客真的就把菌子帶回去吃了,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毒蘑菇中毒的也不在少數。據統計,2019年到2024年,全國30個省(區、市)共報告毒蘑菇中毒事件2297起,導致6127人中毒,142人死亡。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野生菌采摘多地蔓延

          已對生態構成破壞

          專家警示,只顧個人體驗,亂采、亂挖野生菌的行為,已對自然生態系統構成了破壞。對還未成熟的幼菇、小菇,能不采就盡量不要采。

          即使采摘已經成熟的野生菌,也要注意不要破壞菌子的生長環境,尤其不要踩踏它的生長土壤。采摘完成后,要盡量將菌子生長的土層、落葉等復位。但記者在蒼山看到,上山采菌子的游客并沒有做到這些。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J3kdnVa8EyR0xibicf8PS5DOwL1D79WVouAU0R79kWLD5tiaM4yzQEM4w.jpg

          環保志愿者 王斌:耙完之后,直接把菌絲體暴露在外面了,菌絲體一見陽光之后就會死掉,就沒有了日后恢復、再長蘑菇的能力了。

          記者了解到,一個地方的生長環境遭到破壞后,輕則5~10年之后才能再長出新的野生菌,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野生菌種群徹底消失。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9St1ULck94uSOHhecfOpl1007C8oUoP68vc7HYXLicvMC9NSwFo7LiaQ.jpg

          云南省野生菌保護與發展協會會長 趙琪:蘑菇一旦破壞了,斷子絕孫,有可能就消失了。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3qrWDYPjI2TAicrVu2tJQltTJMVCb8Pv0xYbXcgicWE5zahqB0XQu7RQ.jpg

          專家指出,野生菌最大的作用就是分解自然界中最難降解的木質纖維,也就是枯枝敗葉等,為菌子和植物的生長也提供水、二氧化碳等。菌子長成以后,也是昆蟲、小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如果“一采而光”,可能會進一步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整個森林生態系統失衡。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el3uxRQxUChibkzSc9fOI7E6SDEImZ2gW77posEklbTQj76qN1FhJ0A.jpg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趙瑞琳:菌子是分解者,缺少了這一環的話,首先森林當中物質不能降解了,另外對植物的保護作用可能就會降低了,植物的抗病性可能就會低一些,森林的功能可能就會降低了。

          調查中記者發現,部分采菌子的游客已經踏進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禁區”。

          根據《蒼山保護管理條例》:

          海拔3000米以上為核心區,禁止任何人進入;

          海拔2600米至3000米為緩沖區,禁止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

          東坡2600米以下至2200米以上為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應當服從管理。

          隨著采菌體驗人群日益增多,低海拔區域的野生菌已蹤跡難尋,后續到達的體驗隊伍開始向更高海拔區域搜尋野生菌,完全不顧該區域是否屬于自然保護區。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M9VmgDUG5WwiarMFGaZesaZticia8GKmtgUHMdQ7eP6MdaP7XTSmdxGxg.jpg

          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是保護區的直接管理方,記者電話了解情況時,工作人員承認存在問題,但表示監管難度很大。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有關部門需強化資質審查

          規范化監管

          數據顯示,今年6月以來,受“采菌游”火爆影響,大理州日均進山游客超過萬人。截至目前,消防部門已累計接處相關救援警情15起,其中大多以迷路走失和意外摔傷為主。

          CFF20LXzkOwJiaWyKgktNSZchuDHwCWOLtyu10cuIlDf8thyRQXvUyVy8wX0pXHWqa6Z7OvQvhO8ibSJl2YiavabQ.jpg

          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隊三級消防士 龍則清:密林深處還有毒蛇、野獸等出沒,采菌子這段時間又處在雨季,很容易發生山洪、滑坡等自然災害,這些意外情況都可能對人身安全帶來威脅。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瑞琳建議,應該有一個科學的評估,允許多少人進去,不能超載,以及什么人有這樣的資格可以進去。

          針對蒼山無序“采菌游”,大理州政府已給予了關注。目前蒼山一些主要進山路口已有人員管控,山上重點區域也加強了組織巡查。

          采菌活動中的一些無序亂象,威脅生態安全。守護“生態游”的初心,需要組織者負起責任,引導規范采菌、保護生態,更需要有關部門強化備案、資質審查和規范化監管,遏制破壞生態的行為,唯有安全與生態并重,才能守護身邊的綠水青山。

          編輯|陳柯名?杜恒峰

          校對|金冥羽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公開信息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 | 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 日韩一本在线视频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