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7:12:37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回調,上證指數微跌0.45%,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科創50指數跌幅超2%。AI硬件方向大幅調整,但歷史案例顯示主線板塊單日大幅調整后或有修復動力。人形機器人板塊異軍突起,石油、銀行等板塊走強,數字貨幣板塊大幅調整。
今天,A股三大指數集體回調。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45%,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科創50指數的跌幅均超過2%。
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28750億元,較昨日放量1250億元。
大盤方面,達哥最近兩天都提到,要關注上證指數能否再創年內新高,因為只有創下新高,才意味著近期的震蕩基本結束了。
不過,今天大盤沒有創下本輪新高,繼續陷入震蕩格局中。
達哥認為,對于大盤,后續可以觀察兩個點位,一是8月26日的高點3888點,二是8月28日的低點3761點。
如果向上突破3888點,則意味著近期的震蕩基本結束。如果向下跌破3761點,則意味著調整時間將延長。
板塊方面,AI硬件方向大幅調整。AI硬件的后續走勢會如何?可以簡單參考兩個歷史案例。
2014年10月末至12月初的一大主線是證券板塊。12月9日,證券板塊大幅調整,第二天探底之后開始迎來修復,之后一段時間內整體呈震蕩態勢。
2025年1月至2月的主線是人形機器人。2月28日,人形機器人板塊大幅調整,第二天探底之后開始迎來修復。
可以看出,主線板塊遭遇單日大幅調整之后,會有修復的動力。主要原因在于,主線板塊即便是徹底熄火,也會有一個過程。
多只AI硬件龍頭今天迎來了首根中大陰線。就經驗來說,假如見頂,應該還需要一根中大陰線才能確認,因此還需要繼續觀察。
不過,對于投資者而言,比較難應對的是,當龍頭們走出第二根中大陰線時,可能部分個股的跌幅已經夠大了。
從AI硬件內部來看,業績爆發式增長的核心股,今天的跌幅要小于其他多數個股。
最近一個多月,達哥一直在強調主線板塊的核心股、龍頭股及標志股,原因是在板塊上漲時其漲幅相對更大,調整時跌幅相對較小或抗跌。
相反,一些還沒體現AI增量業績的個股,近期主要是炒概念、炒預期,他們今天的跌幅較大。
在AI硬件大震蕩的同時,人形機器人方向今天異軍突起,多只個股漲停或漲幅超過10%。這離不開三個消息或因素的助攻。
首先,市場傳來特斯拉對明年機器人產能指引的相關傳聞。不過,該傳聞并未得到有關方面的證實。
其次,特斯拉正式發布其“宏圖計劃”第四篇章的完整文件。文件開篇提到,目前正在打造把AI帶入物理世界的產品和服務。
就在該文件發布之際,馬斯克重申了機器人業務在特斯拉的戰略地位。他表示,FSD和Optimus的規模化將是最為重要的事項,因為未來特斯拉約80%的價值將來自Optimus機器人。
最后,明天上午的閱兵活動,也對人形機器人板塊有“卡在時點”的驅動。據官方此前發布的消息,本次閱兵有新域新質力量參閱,包括無人智能等新型作戰力量。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在人形機器人定型以后,行業將進入銷量上升期,而為了更好地打開市場,預計人形機器人的價格將逐漸下降。參考汽車、家電和3C行業等成熟行業的發展路徑,預計行業內的供應鏈即將走向集中,有助于提升板塊格局的確定性。隨著海外特斯拉機器人的落地,人形機器人板塊格局的確定性有望上升,并帶來板塊投資機會。
國金證券認為,科技巨頭量產臨近+不斷進步的軟件模型,人形機器人已從主題投資往景氣投資風格切換,投資具有板塊性效應。國金證券建議關注價值量高、產能為王的絲杠(線性執行器)環節,機器人運動控制環節,國產機器人鏈本體(總成)代工環節。
就在達哥要發稿時,宇樹科技傳來重要消息。宇樹科技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預計將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屆時公司的相關運營數據將正式披露。
其他板塊方面,石油、銀行、電力、釀酒等高股息、紅利類板塊走強,有防御的味道。
達哥認為,這些板塊,在板塊內大票沒有拉出中大陽線的標志性K線之前,基本上呈震蕩走勢以及偶爾出現補漲走勢。
有色板塊今天震蕩。有色板塊近期強勢,主要是市場交易美聯儲降息預期。雖然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較大,但也不得不提防其推遲到11月。
總體來說,在9月議息會議結果出現之前,市場大概率會反復交易降息預期,但在實操上可能要秉承“預判了你的預判”的思路。
數字貨幣板塊大幅調整,多只近期大漲的個股跌停。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大盤后市關注兩個點位:一是8月26日的高點3888點,二是8月28日的低點3761點。如果向上突破3888點,則意味著近期的震蕩基本結束。如果向下跌破3761點,則意味著調整時間將延長。
AI硬件、數字貨幣等部分主線板塊、近期強勢板塊,出現多只個股跌停,這意味著在操作上可以保守一些。此外,需關注有哪一個板塊能走出來,承接市場下一階段的走強。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