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17:53:50
9月4日,華為推出新一代三折疊手機Mate XTs非凡大師,搭載鴻蒙5系統,采用雙鉸鏈結構,屏幕達10.2英寸,配置麒麟9020芯片,性能提升36%。華為強調鴻蒙5的軟件適配與生態布局,將PC級多窗交互引入手機,已有多款第三方應用遷移至移動端。鴻蒙生態發展迅速,頭部應用已適配,中長尾應用陸續加入。目前搭載鴻蒙5的終端設備數量已超1400萬臺。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魏文藝
9月4日,華為正式推出新一代三折疊手機Mate XTs非凡大師。據發布會現場介紹,這是首款出廠即搭載鴻蒙5的三折疊機型。
據悉,新品在設計上延續了“內折+外折”的雙鉸鏈結構,展開后屏幕達10.2英寸,最薄處為3.6毫米。配置方面,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罕見公布,華為Mate XTs非凡大師搭載了麒麟9020芯片,整機性能提升36%。售價方面,該款手機256GB版本售價17999元、512GB版本售價19999元、1TB版本售價21999元。
除了硬件迭代,華為Mate XTs把鴻蒙5作為體驗升級的核心:借助鴻蒙5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多窗口操作等能力,把桌面/PC的工作流延伸至手機端,WPS、飛書、釘釘、Wind金融終端、東方財富、多款騰訊游戲等應用實現適配。
余承東表示:“我們首次把PC級多窗交互裝入手機,要把PC裝進口袋里。”覆蓋設備方面,據他介紹,目前搭載HarmonyOS 5的終端設備數量已突破1400萬臺,有超過40款華為終端產品搭載鴻蒙5。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折疊屏并非新鮮事物。六年前,華為推出首款折疊屏手機Mate X引發市場關注。六年后,除蘋果外,幾乎所有頭部手機廠商都已增加折疊屏產品線。
從折疊屏手機市場格局來看,根據IDC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數據,華為以72.6%的市場份額位居該市場第一;榮耀憑借全球最輕薄的大折疊產品保持第二,份額為7.6%;實現與iOS生態破局的vivo重返第三,份額為5.5%;小米緊隨其后,份額為5%;OPPO以4.6%的份額排名第五。
隨著智能手機廠商和上游供應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硬件技術改進成熟,軟件系統應用深度適配優化,面世多年的折疊屏手機已經步入了研發的深水區,市場期待也不斷升溫。IDC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華為首款三折疊手機出貨量逼近50萬臺。
不過,三折疊手機的技術難度遠高于普通橫折產品,不僅需要同時解決內折與外折的工藝問題,還要應對屏幕與鉸鏈良率低、物料成本大幅增加等問題。會上,余承東介紹稱,華為Mate XTs非凡大師采用新一代天工鉸鏈,其轉軸厚度較單側折疊機減少23%,內折轉軸厚度減少16%。該鉸鏈采用雙軌聯動結構,集成內嵌一體連桿和嵌入式滑動弧臂設計,可以減少折疊屏手機的機身厚度。
自2023年起,中國正式超越其他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折疊屏手機市場。IDC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市場占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的比例將穩定在40%以上。但由于折痕和輕薄度已接近物理瓶頸,短期內折疊屏在硬件層面難有更大突破,因此軟件與生態成為提升體驗的關鍵。
從華為此次布局來看,在軟件適配上進行了新的嘗試,將商務辦公、金融理財、繪圖等第三方應用遷移至移動端,而這些應用過往主要局限在PC端。比如,飛書方面在會上表示,基于鴻蒙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能力,飛書已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界面布局自適應框架,即單屏時是輕量通知與消息,雙屏時支持閱讀/編輯并列,三屏完全展開時則支持多窗口并行和跨窗拖拽。Wind金融終端則演示了“掌上投研”“大屏看盤”“分屏會議速記”等具體功能,讓金融理財用戶能夠在移動場景下保持PC般的體驗。同時,WPS Office、釘釘、東方財富、萬興腦圖等PC端應用都已上架三折疊手機應用市場。
在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我們首次把PC級多窗交互裝入手機,要把PC裝進口袋里。”
在生態層面,對于鴻蒙5操作系統大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在于適配——在脫離安卓兼容框架后,應用市場中數以百萬計的應用目前遷移進度如何?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日前在鴻蒙生態大會2025公開演講中稱,“鴻蒙生態根基已立。目前互聯網頭部應用已適配鴻蒙,中長尾應用也陸續加入,鴻蒙生態基本好用”。
另外,從鴻蒙應用市場的更新日志來看,包括字節、騰訊在內的多家公司,旗下的頭部應用目前幾乎是以“一天一迭代”的速度去更新版本。8月中旬,阿里、騰訊企業代表曾在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淘寶等淘天集團App預計9月30日前做到核心鏈路與鴻蒙系統100%適配,騰訊已有超50款產品遷移到鴻蒙系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