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18:07:38
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編輯|袁東
近日,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潤光能”)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這是它第二次沖刺港股IPO。
在光伏圈,中潤光能的名字不算陌生。它在2024年還是全球第二大光伏電池片廠商,客戶名單里寫滿了晶科、隆基這樣的巨頭。風頭一時無兩。
但故事的走向,比行業的硅片價格變化還要快。2023年,中潤光能賺了16.81億元,營收208億元。到了2024年,卻一夜之間大變臉——公司營收只剩113億元,還虧了13.63億元。毛利率直接從13.64%摔到-10.08%。
什么意思?就是賣一片虧一片,越賣越虧。尤其是P型電池片,毛利率去年干脆跌到-39.2%。
中潤光能的單晶電池片2022年平均售價是1.02元/W ,到2024年就只剩0.32元/W。成本還在那里,售價掉到地板下。中潤光能硬生生被拖進了虧本甩賣的泥潭。
中潤光能的解釋是,光伏電池片的平均售價下降,主要歸因于光伏行業整體供應過剩導致光伏電池片行業競爭激烈,以及生產工藝的進步使非硅成本降低。此外,在過往業績記錄期間,公司光伏電池片的生產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尤其是硅片價格的波動,這導致同期公司光伏電池片的平均售價有所下降。
問題是,同行都遇到寒冬,為什么有人能扛住?
因為不少企業早早轉型N型電池片,搞研發、控成本。中潤光能呢?2023年才逐漸提高了N型電池片的生產,2024年逐漸提高銷量。在此帶動下,中潤光能今年上半年收入增至74.65億元,凈利潤回正至12億元。
一年之內,業績大起大落。如果說業績下滑是“外傷”,那么公司治理問題則可能是中潤光能內在的“隱憂”。
說起中潤光能,就繞不開它的“夫妻檔”。
公開信息顯示,龍大強,1973年生,徐州沛縣人,與漢高祖劉邦是同鄉。龍大強早期先進了國企工作,妻子孟麗葉彼時是沛縣供銷總社工業品公司的文員。90年代國企改制,下崗潮一來,這對夫妻索性辭職下海,用5萬元創業做鋼材生意,成功賺到第一桶金。據說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結交了光伏企業高管。
2010年,龍大強就創立中宇光伏,做起光伏電池生意;一年后,夫妻倆共同出資的中潤光能就誕生。
如今,龍大強是中潤光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孟麗葉是副總,她的弟弟孟百順則同為執行董事兼副總。最新招股書顯示,龍大強夫妻倆一共拿著50.64%的股份,正兒八經的實控人。
2023年,中潤光能本來已經過了A股創業板的審核,就差臨門一腳。結果,去年6月又突然撤回了A股上市申請。
換個賽道,龍大強夫婦決定再戰港股。
據澎湃新聞報道,中潤光能在此前的A股IPO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從2020到2022年間,龍大強夫婦通過關聯公司拆解,違規占用中潤光能資金累計超過18億元。拿去干啥?對外投資、償還債務。在申請A股上市前夕,龍大強還通過股權轉讓,套現11億元。
所以你看,中潤光能想講的故事是:我是全球第二大電池片廠商,客戶遍布全球,行業地位穩固。但市場關心的會是:業績能不能穩定一點?老板還會不會有其他小動作?
虧損過的公司再沖IPO,本來就不稀奇。但港股市場一向現實:要么基本面可看,要么有故事可講、有空間可以想象,中潤光能沾哪邊?港股市場投資者會不會再買單?拭目以待。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