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5-09-23 20:36:55
五年前的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宣示。五年來,四川全面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統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等工作,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作為清潔能源大省,當前,我省正加快建設“三江”水電基地,統籌風光新能源資源開發,促進多能互補。位于甘孜州雅江縣的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全球規模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光伏場址面積相當于2000多個標準足球場拼接在一起,年發電量20億千瓦時,可滿足70萬戶家庭年生活用電需求。
雅礱江新能源雅江項目部主任師 鄭世偉: 光照充足時,我們光伏多發電、少用水,蓄水備用,陰雨天氣光伏出力不足的時候,水電會迅速補充,通過水光智能協同,穩定輸出優質綠電,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萬噸,相當于植樹約9000萬棵,或抵消一個中型城市全年碳排放量。
目前,我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1.3億千瓦,占比88%,較2020年末提高了2.3個百分點,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較2020年末增長113.5%、733.7%。地處秦嶺南側、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附近的廣元市,風電裝機規模居全省第二位,在中節能云頂山風電場,100臺風力發電機組已全部并網,年產清潔綠電5.62億千瓦時。
中節能風力發電四川有限公司云頂山風電場場長 陳強: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煤18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4200噸。
推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我省加快發展以清潔能源、晶硅光伏、動力電池等為代表的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在綿陽市涪城區,這家新能源企業實現了從放料、生產到打包全流程的自動化,每分鐘可生產圓柱電池120顆,全面建成滿產后,年產值將超百億元。
綿陽創明智能電池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經理 馬振華:我們的大圓柱電池可以在-30℃到60℃的極端環境下穩定工作,應用在輕型動力、家庭儲能、特種裝備、具身機器人等多種領域,助力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
扎實持續推進循環經濟降碳行動,我省已累計推動117個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在德陽凱州新城,通過生物質發電和生活垃圾環保發電項目,日處理農林廢棄物約821噸、生活垃圾500噸,園區已實現“廢棄物進、清潔能源出”的良性循環。
達州市在全國率先推出市級“森林四庫”建設規劃,堅持儲林與儲碳并重,構建起穩定基礎碳庫、提升潛力碳庫、修復退化碳庫的三位一體固碳增匯體系。
根據《四川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到203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達到43.5%左右,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68億千瓦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 以上,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 范維:強化科技創新,加快傳統高耗能產業的綠色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加強儲能設施建設,全社會要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鼓勵大家低碳出行、綠色消費,促進清潔能源跨區域調配利用,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