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15:46:07
茂名依托農業與石油化工產業,在高質量發展引領下培育綠色化工等新興產業。企業及地方經濟發展需金融支持,每經記者隨郵儲銀行茂名分行調研當地融資環境。匯發塑業資金需求周期性強,與郵儲合作6年,綜合融資成本降至2%。銀行通過深度融合客戶、銀政銀協銀保對接、分析企業數據等方式,減少信息差,把握企業需求,提升服務質量。
每經記者|趙景致 每經編輯|陳旭
茂名,這座粵西南沿海城市,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鄰近之處,山海相連、資源豐富,荔枝、龍眼、沉香、化橘紅、三華李“五棵樹”和羅非魚“一條魚”等產業在這里蓬勃發展。此外,這里還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基地,有“南方油城”之美稱。
這種以農業、石油化工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決定了茂名的發展特色與方向。近年來,在高質量發展引領下,茂名在傳統工業基礎上,培育壯大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各類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成長壯大,協同打造綠色高質量產業生態。
企業乃至地方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支持。在國家“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戰略部署指引下,金融活水如何精準滴灌民營企業?利率下行背景下,企業融資成本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跟隨郵儲銀行茂名分行走進茂名,調研當地的融資環境。
天朗氣清,綠樹成蔭,很難想象這里是華南地區重要石化基地和廣東省的能源基地。
數據顯示,茂名石化煉油能力超1800萬噸/年,以石油為原材料的乙烯生產能力達100萬噸/年。乙烯可以用作各類塑料制品,石油的發展帶動的不僅是工業,也助力了當地漁業等各個產業發展。
“3℃到6℃的溫度變化,能決定魚苗或者蝦苗的生死。”距離中國石化茂名石化公司煉油分部不足20公里處,廣東匯發塑業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此。公司副總經理林李萍對每經記者表示,茂名靠海,水產品是茂名藍色的“糧倉”,但由于冬季易受冷空氣侵襲導致水溫驟降,特別是露天養殖的蝦苗,在遭遇極端低溫時容易出現凍傷、凍死現象。
為此,該公司以乙烯為原材料生產農用膜等產品,為當地乃至全國農漁業提供一張“好膜”,可用于農產品保溫、保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人印象中,塑料的“B面”就是污染。為在農用膜領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2019年,匯發塑業成功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并自主研發了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
匯發塑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農用膜 每經記者 趙景致 攝
“其實我們企業資金需求具有周期性,經常在特定時期需要大量流動資金,隨后才會產生穩定收益。”林李萍表示,在擴產過程中,由于抵押物不足,此前貸款有一定困難。與郵儲銀行合作后,隨著信息互通程度加深,合作規模和深度逐漸擴大,今年6~7月,公司相繼在郵儲銀行茂名分行支用貸款1000萬元和2000萬元,以提升產能產值。
據林李萍介紹,郵儲銀行茂名分行已經與該公司合作6年,合作范圍也逐漸從貸款拓展到存款、票據承兌、公司保險、結售匯、代發工資、易企營等,目前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為2%。
以存貸息差為主營收入的傳統金融機構,在息差下行背景下,貸款利率越低,對銀行而言意味著利潤更低,且抗風險能力也會減弱。
目前,銀行發放貸款的利潤空間已顯著收窄,不同銀行的貸款盈利率大致在0.1%~1%之間。郵儲銀行茂名市城區支行行長鄭貴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平均貸款盈利率為0.3%的條件下,一筆1000萬元壞賬需新增約33億元正常貸款的利潤予以覆蓋。
這也與新興產業需求現狀產生一定沖突。在專注于醫療器械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先來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強表示,公司主要生產醫療設備,如多功能引流管系列產品等,這類產品每年研發投入約為利潤的20%,對資金有著較高的需求。
“像我們做醫療產品的,研發時間非常長,通常在5~7年,最終能否被市場接受,也是一重挑戰,所以我常說我們這個是高風險行業。”陳志強對每經記者表示,以前企業很少用銀行貸款,2020年與郵儲銀行茂名分行合作后,由于融資服務好,而且是純信用貸款,便合作了5年,有了資金支持研發開展也更有效,新增了很多專利。
如何既敢貸、愿貸,也能貸、會貸?鄭貴開表示,現在與企業合作,其實要比以前單純發放貸款聯系更緊密。
“在服務客戶時,我們得去和客戶深度融合,減少信息差。比如開展定期大走訪,挖掘產業集群的融資需求。此外,我們通過銀政、銀協、銀保對接,全方面了解企業經營。”郵儲銀行茂名市電白支行行長葉大用表示,銀行也需要分析企業賬戶流水、交易記錄等,洞察企業資金流動規律和業務模式,進而把握企業需求。
“現在利率越來越透明化,各家銀行拼的就是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有沒有站在企業的角度去為企業著想,我們現在就是通過頻繁走訪企業,了解需求以提升服務質量。”葉大用對記者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趙景致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