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30 06:42:18
工信部向中國移動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
國家發改委:正積極推進規模5000億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國家發改委:從供需兩端發力 推動智能終端和智能體市場擴容;
六部門:實施智能裝備創新發展工程,突破發展智能機器人等高端裝備;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NO.1 國家發改委:正積極推進規模5000億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9月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擴大有效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推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關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共5000億元,全部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抓緊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投入到具體項目上,后續將督促各個地方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NO.2 六部門:在工業母機、機器人等領域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9月29日聯合發布《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梯度培育優質企業。利用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產業發展基金等現有政策渠道資源,支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業,在工業母機、機器人、醫療裝備、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等領域,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一批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支持行業組織開展機械工業百強和零部件百強企業培育。
NO.3 國家發改委:從供需兩端發力 推動智能終端和智能體市場擴容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9月29日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從三個方面推動新一代智能終端和智能體的加快應用普及。一是加強構建導向明確、尊重規律、規范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定政策指引;二是協同推進技術攻關和開源共享,加快創新步伐,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和各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協同創新;三是在供需兩端同步發力,推動市場擴容。在供給側圍繞人工智能+教育、醫療、養老、出行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積極開展試點和示范,打造更多實用好用以及用戶愛用的新產品和新應用。
NO.4 工信部向中國移動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
按照《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部署,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目前,繼中國電信之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家基礎電信企業也已獲得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資質,可依法開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深化應急通信、海事通信、偏遠地區通信等場景應用,豐富通信服務與產品供給。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優化衛星通信市場準入,強化全鏈條監管與安全保障,促進我國衛星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網絡強國、航天強國、數字中國建設。
NO.5 國家發改委:支持民營企業等深度參與“人工智能+”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9月29日表示,民營企業是參與“人工智能+”行動的主力軍,以今年一季度為例,我國新設立人工智能軟件研發類民營企業25.4萬戶。從成效看,民營企業是推動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先鋒隊,不少民營企業已經率先把人工智能運用到其生產工藝和業務流程當中。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多措并舉,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深度參與“人工智能+”行動。在政策上,加大“兩新”政策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NO.6 六部門:實施智能裝備創新發展工程,突破發展智能機器人等高端裝備
9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系統。實施智能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加強通用大模型和機械行業大模型研發,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進材料、北斗導航等新興技術與裝備融合創新。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突破一批工業母機、智能儀器儀表、智能檢測裝備、礦山深部安全開采裝備、新能源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
NO.7 六部門組織開展“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活動、“機器人+”應用行動
9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落實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相關政策,組織開展“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活動、“機器人+”應用行動,加快創新成果規模化應用。編制工業母機、機器人、儀器儀表等應用推廣目錄,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在汽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軌道交通、清潔能源、農業、建筑、采掘等領域規模化應用。
NO.8 8月份集成電路、航空航天器、工業機器人等領域保持快速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9月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8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了8.1%和9.3%,比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快了2.9和4.1個百分點。集成電路、航空航天器、工業機器人、民用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保持了快速增長。
NO.9 大摩策略師:超過90%的路演客戶明確表示愿意增加對中國資產的敞口
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8月底,外國多頭基金的資金流入規模已達10億美元,去年則流出170億美元。根據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報告,盡管有所改善,全球基金對中國的配置仍低配1.3個百分點,而亞洲(除日本外)的基金經理則已轉為超配。策略師Laura Wang表示,她最近赴美路演期間,超過90%的客戶明確表示愿意增加對中國的敞口,是自2021年初市場觸及高點以來興趣最高的一次。
NO.10 現貨黃金突破3800美元續創歷史新高,年內累計上漲近45%
9月29日,現貨黃金突破3800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日內漲超1%。現貨黃金今年以來累計上漲近45%。現貨白銀日內漲2.26%,報47.09美元/盎司。分析認為,近期黃金期貨價格整體偏強,主要受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后市場對年內進一步寬松的預期、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推升避險需求、全球黃金ETF持倉增持與國內消費需求旺盛形成共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