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農夫大戰怡寶,搶到更多蛋糕的卻是宗馥莉!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9 21:52:51

          每經記者|范芊芊 丁舟洋    每經編輯|易啟江    

          2元一瓶的包裝水看似不起眼,卻孕育了中國商業史上罕見的“雙首富”傳奇。

          然而,背后的“商戰”,鼓角爭鳴。2024年4月,農夫山泉推出綠瓶純凈水,并將終端價下探至1元/瓶,直接瞄準了將包裝純凈水作為主戰場的怡寶與娃哈哈。農夫和怡寶都投入了充足的“彈藥”進行“水戰”,然而,接班娃哈哈后的宗馥莉也沒閑著,果斷參戰。于是,“水戰三國”上演。

          激戰一年多后,如今戰況如何?

            農夫山泉市場雖然份額有短期波動,但整體領先,仍然“有點甜”。圖為超市內堆放的農夫山泉。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農夫山泉份額整體領先

          “水戰”對決中,農夫山泉、娃哈哈、怡寶都“彈藥”充足。

          “農夫山泉礦泉水(紅瓶)零售原價2元/瓶,一提12瓶,原價即24元。外賣平臺愿意讓入駐超市賣到9.9元一提,平臺、農夫山泉和商家各補貼一部分,消費者到手價格低至8毛多每瓶。”超市老板方思彤說,這意味著,農夫山泉紅瓶的消費者到手價,已與他的進貨價幾乎無異。此外,“550毫升的農夫山泉紅瓶、555毫升的怡寶純凈水進貨價均為8~9毛一瓶,農夫山泉綠瓶純凈水的進貨價低至每瓶7毛上下。”

          農夫山泉發動“綠瓶水戰”,正值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去世不久。宗慶后于2024年2月25日去世,其女宗馥莉接班執掌娃哈哈。宗馥莉選擇應戰,在當年同樣把瓶裝純凈水單價降到了1元以內。

          娃哈哈550毫升純凈水在平臺上還做出過單瓶0.01元、單瓶0.8元的限量特價。這種模式與美團、淘寶閃購的奶茶零元購如出一轍:同樣依賴平臺流量分發,同樣設置“新客限定”“當日有效”等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一名華潤飲料經銷商交流時,對方表示,今年6月拿貨時,廠商對怡寶水每箱補貼2元,7月補貼縮減,部分規格產品仍有補貼,8月部分產品也仍有補貼。記者也曾向華潤飲料方面求證補貼情況,截至發稿未能獲得有效回復。

          事實上,怡寶的補貼并非臨時應對,早在2024年就已啟動,且直接拉低了產品單價。

          更關鍵的是,怡寶、農夫山泉的補貼常帶有“業績對賭”性質,且近年這種對賭的力度明顯“倍增”。“我們和廠商銷售人員每年都要簽合同,如果完不成(目標),瓶裝水哪怕差一箱、桶裝水哪怕差一桶沒完成,獎勵都清零。”既賣過怡寶又賣過農夫山泉的經銷商向記者道出這種“對賭式補貼”。

          然而,農夫與怡寶一番大戰,娃哈哈卻搶得了更多蛋糕。記者調查了解到,截至目前的戰況是:娃哈哈在競爭中實現份額逐步增長,2024年4月至2025年8月,娃哈哈集團包裝水市占率從14.22%增長至17.7%;同期,華潤飲料包裝水(怡寶是華潤飲料旗下的核心包裝水產品)市占率則從25.11%下跌至20.34%,下滑近5個百分點;而農夫山泉市場雖然份額有短期波動,但整體領先,仍然“有點甜”。

          經銷商現“價格倒掛”

          這種持續的補貼投入,看似是主動防守,實則埋下隱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工廠給經銷商的555毫升規格包裝水(24瓶/箱),全國統一價為24元/箱,經銷商給到分銷商,卻能以20元/箱的價格成交,即經銷商價格倒掛。“特殊檔期我們要守住市場,不然就被競爭對手搶了。”經銷商朱玲玲解釋價格倒掛的邏輯,“只要我能完成全年銷量、拿到怡寶工廠給的返利,個別月份虧點換銷量也值。而且工廠也會推促銷活動,比如‘買五箱送一箱’,折算下來,我們就能以20元/箱的價格給商家供貨了。”

          農夫山泉也有類似操作。廠商層面,要靠經銷商沖量搶占市場份額,鞏固行業地位;經銷商層面,要么為完成銷量目標拿公司獎勵,要么為緩解庫存壓力甩賣,雙方的訴求共同催生了這一現象。

          “公司有指導價,還派了業務主管盯場,不讓經銷商做負毛利的事。”朱玲玲坦言,“但經銷商業績壓力大時,總會有變通辦法。比如8月若完成5萬箱目標,公司會給1元/箱的獎勵,這5萬元要是運作得好能賺一筆;就算市場不好,也能用這5萬元補貼差價、消化庫存,本質是借公司資源扛壓力。”

          作為主賣桶裝水的怡寶經銷商,王明為了完成銷售目標,有時會和熟悉的客戶商量,讓他們將別的品牌換成怡寶,如果還不能達成一致,就自己消化。“我們桶裝水一般不會對終端貼錢賣,因為要支付人工運輸費,不劃算。所以實在不行我就把桶裝水直接倒掉,情愿倒掉也要湊齊與廠商簽訂的桶裝銷售量。”

          盡管廠商的補貼看似為經銷商帶來了“額外收益”,但實際操作中,多數經銷商并不樂意這種動輒大力度的補貼大戰。其處境,與外賣平臺大戰時的奶茶店如出一轍:表面有補貼撐腰、訂單增長,實則利潤被擠壓、風險被放大。

          而當廠商補貼退潮,客戶的價格預期還停留在補貼期,經銷商就成了“拔河比賽”中的“繩子”。王明認為,他既要消化廠商縮減補貼帶來的成本上漲,又要應對客戶尤其是批發大客戶的低價執念,最終只能在“虧本保客戶”和“漲價丟客戶”之間反復掙扎。

          怡寶遭遇“滑鐵盧”

          而到今年,包裝水行業的價格戰已經趨緩。海豚投研調研信息顯示,2025年上半年,農夫山泉綠瓶水補貼降至每件(提)1元,較2024年的2元大幅降低。上文也提及,怡寶的補貼從7月開始有所縮減。

          從市占率數據來看,這輪“水戰”之下,最受傷的是怡寶。“馬上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包裝水類目下,華潤飲料市場份額今年8月跌至20.34%。農夫山泉綠瓶等系列產品上市短短一年多時間,讓以怡寶為核心的華潤飲料市場份額,較2024年4月下降了近5個百分點。自2005年以來,怡寶市占率原本一直穩步上升,沒有出現過大幅下跌的情形,直到本次被農夫綠瓶攻進腹地,才遭遇“滑鐵盧”。

          怡寶主導的包裝飲用水業務,始終是華潤飲料營收的“壓艙石”,但在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中卻成了拖累業績的關鍵,公司營收、凈利雙雙下滑。上半年華潤飲料包裝飲用水營收同比下跌23.1%,且細分產品全線遇冷——小規格(1升以下)、中大規格及桶裝水無一例外出現營收下滑,其中小規格產品下滑幅度最為顯著,達26.2%,成為拉低整體包裝水業務營收的主要因素。華潤飲料坦言,包裝水產品銷量減少。

          回看中國包裝水行業激蕩的30年里,怡寶的歷程堪稱一部濃縮的行業競爭史。

          超市冷柜里,2元一瓶的包裝水看似不起眼,卻孕育了中國商業史上罕見的“雙首富”傳奇。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與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先后在2010年、2021年登頂中國首富。

          低調的財富神話,藏著包裝水高毛利的行業密碼。2024年,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上市,招股書顯示,其毛利率在2024年高達47.3%,比以賣酒為主的青島啤酒同期高出7個百分點、比“賣奶為主”的伊利同期高出13個百分點。

          1990年,當第一瓶怡寶純凈水問世時,中國包裝水市場尚處萌芽階段,娃哈哈剛靠兒童口服液起步,鐘睒睒還未創立農夫山泉。彼時的怡寶在普遍百元月薪的消費者中堪稱奢侈品。

          2012年,農夫山泉市場份額首次超越康師傅,成為包裝水銷售額冠軍。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餐飲及食品行業分析師林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這一突破得益于其“天然水”心智的初步滲透。

          憑借渠道鐵軍和區域深耕成為華南霸主,2015年怡寶反超農夫山泉登頂行業第一。但農夫山泉“紅瓶天然水+東方樹葉無糖茶”的雙引擎戰略很快又在2017年幫其扭轉局面。“農夫山泉把水做到家喻戶曉后,再推動飲料品類起量,經銷商在包裝水和飲料品類上有一定比例的銷售任務。”一位農夫山泉的前經銷商回憶道。

          在林岳看來,20年前,包裝水沒那么普及,競爭也就沒那么激烈。近10年包裝水已完全融入大眾日常生活,對于低價格帶的包裝水,越要爭奪最廣大的市場,就越要靠價格,價格越便宜,市場覆蓋率和曝光才會越多。這也是近年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核心原因。

          作為當年開創中國包裝水行業、如日中天的老大,怡寶今天的困局令人唏噓。“怡寶近年來的渠道和定價都做得不太好,特別是受到農夫山泉綠瓶的沖擊,品牌老化、區域競爭優勢下滑。”林岳分析,“農夫山泉綠瓶是‘2元以下’市場的攪局者,現在綠瓶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所以基本上價格戰也打無可打。”

          就怡寶的業績“滑鐵盧”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華潤飲料方面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為尊重受訪者意愿,文中方思彤、朱玲玲、王明均為化名)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码 |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成综合人影视 | 亚洲国内自拍中文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