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21:56:56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葉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9月30日晚間,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由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出任該公司董事長,李一梅新任副董事長,原董事長張佑君因“工作需要”已離任。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中,華夏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為2.02萬億元,在全行業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二位,其中非貨基規模1.25萬億元,也排在第二位;同時,華夏基金ETF最新管理規模(截至9月29日)達到8960.85億元,領跑行業。
鄒迎光新任華夏基金董事長,李一梅出任副董事長
萬億公募巨頭華夏基金,在9月30日晚間官宣了新任董事長。
根據公告,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將出任華夏基金董事長。鄒迎光于2017年加入中信證券,于 2024年12月12日獲委任為中信證券執行董事。他亦任中信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執行委員,兼任華夏基金黨委書記。
根據簡歷,鄒迎光曾于1998年8月至2005年12月間先后任華夏證券北京海淀南路營業部機構客戶部經理、債券業務部高級業務董事,2005年12月至2017年3月間先后任中信建投證券債券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執行委員會委員,2017年3月至2023年10月間先后任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執行委員、黨委委員,2023年10月至2024年11月間先后任中信建投證券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委員、財務負責人。
同時,李一梅新任華夏基金副董事長。
根據公告,李一梅于2001年加入華夏基金,于2018年5月獲委任為華夏基金董事、總經理。李一梅亦任華夏基金黨委副書記,兼任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華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等。李一梅曾任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營銷總監、市場總監、基金營銷部總經理、數據中心行政負責人(兼),上海華夏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證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
華夏基金原董事長張佑君則因工作需要,已在9月30日離任。華夏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對張佑君擔任董事長期間為公司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近年來ETF等業務快速發展,股權變更今年已落定
華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立的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就是俗稱的“老十家”之一,總部設在北京。
以華夏基金為代表的“老十家”基金公司誕生,是公募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作為中國基金行業的拓荒者,它們開啟了資產管理規范化、專業化的新篇章。
根據華夏基金官網,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該公司管理資產規模超3萬億元,是境內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而根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年中,華夏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為2.02萬億元,在全行業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二位,其中非貨基規模1.25萬億元,也位列第二。另外,作為國內指數基金領域的先行者,被稱為“指數一哥”的華夏基金ETF最新管理規模(截至9月29日)達到8960.85億元,依然領跑行業。
公開資料顯示,張佑君于中信證券1995年成立時即加入,于2016年1月19日獲委任為中信證券執行董事、董事長。他也是一名公募老兵,曾是長盛基金的首任總經理,自2023年9月開始出任華夏基金董事長。
從2023年三季度末到今年二季度末,華夏基金的管理規模從1.24萬億元快速增長至2.02萬億元,增幅超60%。在超過萬億規模的體量上實現快速增長,更顯不易。
在ETF業務方面,華夏基金近年來也勢頭迅猛。最新規模8960.85億元,今年以來增長了2379.18億元,去年以來更是增長了4942.99億元,實現了長足發展。
接棒出任華夏基金董事長的鄒迎光,2017年即進入中信證券任職,2023年10月從中信證券調往中信建投,去年再度回歸中信證券并出任總經理。
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信證券2025年資本市場論壇上,鄒迎光表示,中國一系列強有力的宏觀政策和改革舉措將推動經濟穩中向好,經濟增長新動能實現質的飛躍,資本市場的生態也在經歷根本性重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華夏基金公告稱,原股東天津海鵬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華夏基金10%股權轉讓給卡塔爾控股有限責任公司(Qatar Holding LLC),且該股權變更事項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自此,卡塔爾控股正式成為華夏基金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0%,華夏基金的股權變更也終于落定。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