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5 15:11:38
據央視新聞,殲-35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最新一代隱身艦載戰斗機,總設計師孫聰介紹了其三大核心技術。殲-35A是國產新一代隱身戰斗機,細節體現高科技。它們的前輩是FC-31“鶻鷹”,為我國新型隱身戰斗機研制打下基礎。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中,殲-35、殲-35A亮相。專家稱其是航母攻防作戰重要力量,殲-35A與殲-20能大幅提升體系作戰效能。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殲-35,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最新一代隱身艦載戰斗機,主要是以制空作戰為主,兼顧對面作戰。殲-35如何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打擊”?總臺記者獨家探訪殲-35機庫。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記者在殲-35機庫獨家專訪了總設計師孫聰院士,他介紹殲-35三大核心技術:隱身設計讓對手“看不見”、高度集成小體積實現高信息化、雙模式起飛,彈射、滑躍全適配!
孫聰院士介紹,殲-15和殲-35兩型飛機都會上航母,它們會配合使用,形成體系化的發展。
在航空工業沈飛機庫,記者近距離觀察了一架還沒有涂裝的殲-35A。
殲-35A是國產新一代隱身戰斗機,主要遂行奪取并控制制空權任務,打擊敵方的戰斗機、地面或海上的防空力量,同時也可以攔截敵方戰斗機、轟炸機、巡航導彈等空中目標。
在隱身性能方面,殲-35A外形非常簡潔,但是簡約并不簡單,殲-35A的每一處細節都體現了氣動隱身的高科技和設計師的高度智慧。
殲-35和殲-35A這對孿生兄弟是從何而來?其實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前輩,那就是航空工業沈飛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的技術驗證機,該機后來被賦予代號FC-31,軍迷們也親切地稱之為“鶻鷹”。在航空工業沈飛,記者獨家采訪了“鶻鷹”的研制者。
2012年10月,“鶻鷹”成功首飛,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能夠同時研制兩款新型隱身戰斗機的國家。同時,“鶻鷹”也為后來我國新型隱身戰斗機的研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張國勝,是當時參與“鶻鷹”研制的技術人員。他說“鶻鷹”的立項是在2009年10月,由于研制周期十分緊迫,研制團隊采用了邊設計、邊發圖、邊制造的并行工作模式。就是在那個年代,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飛機研發人才,為后續研制新型隱身戰機打下了基礎。
據新華社9月4日消息,在3日上午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中,隱身戰斗機海軍型殲-35、空軍型殲-35A震撼亮相,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殲-35的隱身制空能力與殲-15系列艦載機的大載彈量打擊配合協同,賦予航母編隊兼具隱身突防和飽和攻擊能力。”軍事專家張軍社說,殲-35是航母編隊實施攻防作戰的重要力量,也是海軍實現由近海防御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的標志性裝備。
殲-35A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隱身戰斗機,可以執行制空作戰及對地、對海多種突擊任務,是隱身與反隱身作戰體系的規模組成力量。
“作為一線部隊戰斗員,我們非常清楚未來戰場對戰機的需求。”殲-35A飛行員表示,殲-35A與殲-20強強聯合、功能互補,大幅提升體系作戰的整體效能。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