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6:02:16
10月29日,德業股份公告將未使用的6.51億元募資轉投“年產7GWh工商儲生產線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1.12億元,預計達產后年凈利潤7.34億元。公司同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增長但凈利潤下滑。德業股份稱,因逆變器市場增速放緩,而工商儲需求旺盛,故調整募投項目,公司工商儲逆變器等產品毛利率較高。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魏文藝
10月29日晚間,逆變器龍頭德業股份(605117.SH,股價74.73元,市值678.37億元)公告稱,擬將募投項目“年產25.5GW組串式、儲能式逆變器生產線建設項目”暫未使用的6.51億元資金用于“年產7GWh工商儲生產線項目”,后者總投資額達11.12億元。
當天,德業股份還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11億元,同比增長1.32%;歸母凈利潤8.25億元,同比下降17.84%;基本每股收益為0.92元/股,同比下降19.30%。

圖片來源:德業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
德業股份董秘劉書劍當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主要專注戶儲和工商儲,未來將把工商儲進一步做大。至于第三季度凈利潤下滑,主要是2024年第三季度基數太高,環比還是呈增長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德業股份通過定增募資20億元,用于“年產25.5GW組串式、儲能式逆變器生產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年產25.5GW組串式、儲能式逆變器生產線建設項目”投資總額19.99億元,募集資金擬投入總額14.92億元,項目原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為今年12月。
項目達產后將實現擴產規模為15GW組串式逆變器、10.5GW儲能式逆變器生產線,包括生產廠房及倉庫、生產及辦公設備,各類軟硬件等,預計達產后公司每年將新增收入102.16億元。

圖片來源:德業股份公告
截至10月17日,德業股份募集資金已投入8.64億元,投入進度為57.94%,募資專戶余額為6.51億元(含利息收入、手續費支出、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收益),剩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全部存放于募集資金專戶。
而變更后的募投項目“年產7GWh工商儲生產線項目”總投資額達11.12億元,變更用途金額占公司當次募集資金籌資凈額比例為32.69%。德業股份稱,募集資金不足的資金缺口,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本次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不構成關聯交易,亦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圖片來源:德業股份公告
據公告披露,“年產7GWh工商儲生產線項目”產品為標準柜式工商業儲能系統,其系統主要包括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BMS)、變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統(EMS)及其他電氣化部件。達產后預計年營業收入為48.76億元,年凈利潤為7.34億元。
建設進度方面,該項目已于今年4月2日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占地面積約268.8畝,已取得慈溪市發展和改革局出具的項目備案表。擬于10月開始土建施工和設備采購,計劃2028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整個建設期預計為36個月。
據德業股份介紹,受行業及海外去庫存影響,逆變器市場需求企穩恢復、增速放緩。今年1—6月,我國逆變器出口數量為2645.9萬臺,同比增加5.1%;出口金額為306億元,同比增加7.6%,與2022年、2023年相比,仍處于緩慢增加階段。
“考慮到2025年后的逆變器市場增長速度相較以往年度有所放緩、公司現有逆變器產能利用尚處在合理區間,結合市場環境和產業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公司擬調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德業股份表示。
另一方面,工商儲市場需求旺盛,政策補貼持續加碼,行業迎來快速放量階段。海外尤其是歐洲、東南亞工商儲經濟性顯著,裝機迎來加速;巴基斯坦、緬甸、尼日利亞及中東國家在電價高漲、斷電頻發等催化下,工商儲需求迎來快速增長;國內今年一季度工商儲項目備案量超16GWh,同比翻兩倍增長。
據SMM預測,2024年—2030年,全球儲能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為23%,2030年儲能需求總量將達到828GWh。《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5》推測,理想場景下,我國2030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291.2GW。
德業股份表示,公司以儲能電池包配合儲能逆變器銷售,性價比優勢顯著,解決了新興市場價格敏感性高和電網不穩定需求痛點。儲能電池包及工商儲逆變器毛利率高于組串逆變器,可為公司業績貢獻較高利潤。

圖片來源:德業股份公告
財務表現上,2024年,德業股份綜合毛利率為39%,凈利率為26%,工商儲逆變器、儲能電池包毛利率分別為60.28%、41.30%。單獨看逆變器產品,公司以儲能逆變器為重點產品,盈利較好,2024年戶儲逆變器、組串逆變器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9.70%、34.50%。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