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1 09:15:47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NO.1 浙商證券:董事長吳承根到齡退休,錢文海正式接棒
浙商證券11月10日公告,吳承根因到齡退休,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等職務,辭任后不在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同日,公司召開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公司董事長兼任總裁事項,自股東會當日起,錢文海正式履行公司董事長等職務,同時兼任公司總裁、代行財務負責人。
點評:浙商證券高層人事變動完成,錢文海接棒董事長并兼任總裁,標志公司進入新管理周期。這一調整或加速其戰略落地,市場將關注其業務整合與創新能力。作為中型券商代表,浙商證券的治理結構優化或引發行業對管理效率的重新評估,券商板塊內部競爭格局或生變。整體來看,券商板塊估值邏輯或從規模轉向治理效能,市場情緒需觀察后續政策與業績驗證。
NO.2 公募港股持倉破1.3萬億元,投資“主力軍”悄然更替
指數化投資浪潮下,被動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開始超越主動型公募基金。據興業證券研究團隊統計,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資市值達13255億元,繼2025年二季度之后再次創下新高。其中,主動型公募基金、被動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資市值占比分別為47.2%、52.8%。這是自2017年以來,被動型基金的港股投資市值首次超過主動型公募基金。被動型基金的港股投資市值大幅提升,亦凸顯出資金加速借道ETF產品布局港股市場的趨勢。
點評:公募港股持倉破1.3萬億,被動型基金占比首超主動型,標志著港股投資生態深刻變革。ETF等被動產品受青睞,反映市場對低成本、透明度工具的需求上升,或擠壓主動管理型基金份額。科技、消費等權重板塊可能因資金集中流入ETF而加劇波動,個股分化或更顯著。港股市場整體流動性有望提升,但被動投資主導或削弱價格發現功能,需警惕結構性風險。投資者需關注ETF持倉變化對市場情緒及板塊輪動的影響。
NO.3 本周39只公募新基發行,權益類產品擔綱
根據公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按認購起始日統計,預計本周(2025年11月10日至16日)全市場共有39只新基金啟動募集,數量較上周(2025年11月3日至9日,下同)的37只小幅增加,增長幅度為5.41%。與此同時,新基金的平均募集天數明顯縮短,從上周的19天降至本周的不到17天,從側面印證了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產品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不斷提升,資金入市意愿增強。從新基金類型來看,權益類產品是主角。本周啟動募集的39只新基金中,權益類產品占據29席,比例超七成。其中,又可細分為22只股票型基金、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1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充分顯示出當前投資者對權益資產的看好。
點評:本周39只新基發行,權益類產品占比超七成,顯示市場資金正加速流向權益資產。新基金平均募集天數縮短至17天,反映投資者入市意愿增強,或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權益類基金密集成立,有望提振券商、資管等板塊景氣度,同時利好科技、消費等高成長賽道。整體來看,資金面改善預期或強化市場風險偏好,但需關注新基金建倉節奏對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
NO.4 國泰海通香港子公司成功發行5億美元港股可交換債券
國泰海通香港子公司國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定價發行7年期38.8億港元(約5億美元)的零息可交換債券,并于11月10日成功完成交割。本次發行以國泰君安金控境外全資附屬公司Guotai Junan Holdings Limited作為發行人,國泰君安金控作為擔保人,債券發行評級為標普BBB+,標的股票為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港股普通股,募集資金用于到期境外債再融資。
點評:國泰君安香港子公司成功發行5億美元港股可交換債券,此舉優化了其債務結構,降低了融資成本,為后續業務拓展提供資金支持。該債券以國泰君安國際股票為標的,可能引發市場對其股價的關注,增加流動性。券商板塊的融資能力得到進一步驗證,或提升行業整體估值預期。此次發行也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資券商的信心,為港股市場帶來積極信號,有助于增強市場活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