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1 22:38:45
近期,海科新源成為新能源板塊明星股,不到一個月股價累計上漲超兩倍。11月10日,其與昆侖新材簽署協議,兩年內昆侖新材將向海科新源采購59.62萬噸電解液溶劑。此外,海科新源還與合肥乾銳達成合作。海科新源在固態電池電解質領域有研發投入和技術儲備。昆侖新材董事長郭營軍稱合作包括溶劑及相關產品。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董興生
近期,海科新源(301292.SZ,股價56.65元,市值126.21億元)成為新能源板塊備受矚目的明星股,不到一個月,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兩倍。盡管公司前三季度仍處于虧損狀態,資本市場卻持續看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
在股價連續上揚期間,海科新源先后與昆侖新材、合肥乾銳兩家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家公司均涉足固態電解質研發。11月11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微信聯系到昆侖新材董事長郭營軍,詢問與海科新源的合作是否涉及固態電解質溶劑、鯤系列產品和阻燃性溶劑。對方回應稱,此次合作主要是溶劑,上述產品都有涉及。
11月11日晚,海科新源發布公告,宣布與香河昆侖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新材”)于2025年11月10日簽署《戰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貨協議》。協議約定,兩年內昆侖新材將向海科新源采購59.62萬噸電解液溶劑。
海科新源表示,昆侖新材承諾將其作為戰略供應商,在原料采購中優先保障公司產品供應份額。
除了現有溶劑和添加劑產品,雙方還達成意向,將聯合開發新產品與新應用。
盡管昆侖新材并非上市公司,但其客戶陣容包括寧德時代、遠景動力、億緯鋰能等頭部企業,并在湖州、宜賓、宜昌及匈牙利規劃了總計60萬噸電解液產能。
昆侖新材早在2023年就有上市計劃,原擬募資10億元投入年產24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2020年至2022年,寧德時代連續三年為其第一大客戶。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昆侖新材營收從約1.92億元增長至21.14億元,但凈利潤持續為負,分別虧損約974.86萬元、4884.38萬元和1.19億元。2024年,昆侖新材終止了創業板IPO進程,當時監管方面曾就其核心技術等問題提出問詢。
除了液態電解液溶劑,昆侖新材在固態電解質方面也早有布局。去年10月,在蘇州舉行的一次行業峰會上,該公司透露,其氧化物與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已向國內外客戶送樣,并獲得良好反饋。同時,公司還發布了固體電解質膜片及基于該膜片制作的薄膜固態電池。
昆侖新材董事長郭營軍近日出席了全國電化學大會,公司技術專家也在會上發表了關于“電解質從液態到固態的產業化技術突破與應用”的主題演講。
演講內容指出,固液混合電池將率先進入量產階段,并列出時間表——2025年實現半固態電池量產,2027年左右建立全固態電池試制線并推出原型車,2030年前后有望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小規模量產并正式裝車。演講還強調,固液混合技術是提升三元液態電池競爭力的關鍵,目前已突破液態電池能量密度瓶頸,下一步需重點提升其安全性、循環壽命與低溫性能。
11月11日晚,記者通過微信向郭營軍求證與海科新源合作是否涉及固態電解質溶劑、鯤系列產品和阻燃性溶劑產品,他向記者確認,合作主要包括溶劑,且涵蓋上述產品類型。
從基本面來看,海科新源去年凈利潤虧損2.6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1.28億元。
然而,在資本市場上,海科新源卻成為電池板塊的熱點。海科新源之所以受到資本熱捧,與固態電池概念密切相關。據其在10月13日于互動平臺的回復,公司持續在固態電池電解質領域進行研發投入和技術儲備,開展基礎研究與工藝優化,目前布局產品包括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凝膠電解質單體及高純硫化鋰等,部分已進入中試驗證階段。
除了昆侖新材,海科新源近期還與國軒高科關聯企業——合肥乾銳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后者將向其采購20萬噸電解液溶劑及添加劑。
記者在招聘平臺查詢發現,合肥乾銳正在合肥肥東縣招聘固態電解質研發工程師,崗位涉及方形鋁殼或軟包圓柱鐵鋰/三元/半固態-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材料電性能研發與優化,以及鐵鋰/三元固態電池的結構設計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466477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