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銀行與企業聯手制造信貸增長假象

          每日經濟新聞 2009-03-13 10:25:30

              在金融風暴最危險時期過去之后,我們必須直面全球經濟衰退這一最大風險,正視風險才能克服風險。

              全球經濟衰退早已影響到我國實體經濟,目前已侵入肌體。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量下滑27%,其中出口下滑21%,創下20年來最大的降幅。2月當月進出口順差減至48.5億美元,環比下降87.6%,遠遠低于200億美元的順差均值,說是跳水毫不為過。惟一能夠安慰的是,作為外向型經濟風向標的中國出口大幅下挫,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果然,德國等國的數據同樣慘不忍睹。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圍繞中國形成的東亞經濟區域顯現崩塌跡象。為我國兩頭在外的出口加工提供上游原材料的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等經濟體的出口直線下跌,如今傳導到內陸,說明全球既定的經濟格局正在進一步塌陷。

              情況如此嚴峻,圍繞通縮的口水仗既無營養又誤軍情,可以休矣。如果我們糾纏在通縮的學術定義之中不能自拔,將延誤救市良機。

              由于2月份CPI與PPI環比下降,一些學者認為我國已經處于通縮狀態。但央行副行長易綱先生提出,我國目前的狀況還談不上典型通縮,因為典型的通貨緊縮需要具備“兩個特征”和“一個伴隨”。“兩個特征”是物價持續下降,以及信貸和貨幣供應量下降,“一個伴隨”是指伴隨經濟衰退,即GDP負增長。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未來個別月份物價可能在翹尾因素影響下出現負增長,但信貸和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經濟今年也有望實現8%的增速,因此后兩個條件與典型的通縮還相差很遠。

              易綱先生的說法昧于事實,執著于經濟學定義,并不可靠。

              去年美國經濟學界也陷入同樣的爭執,延緩了政府的救市時間,我們不應重蹈覆轍。去年12月1日,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發布的報告讓經濟學界一直以來關于美國是否進入衰退的爭論畫上了句號:該機構認定美國經濟于2007年12月已經陷入衰退,始于2001年11月的經濟擴張期結束。這一結論拋棄了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后才可認定衰退的經濟學傳統定義,基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國內收入數據,并對生產、就業、實際收入等指標得出了結論。我國GDP與CPI環比負增長已是事實,就業率、工業增加值等各項數據不容樂觀。

              信貸與貨幣供應量的上升不能作為判別衰退與否的重要指標。以日本為例,盡管1998年以后的日本私營企業處于持續償債的狀態,但是同期日本的貨幣供應量(M2+存款證)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以每年2%~4%的速度在擴張。當時由于產能過剩,銀行與企業普遍惜貸,銀行把無法借給私營企業的資金用來購買了政府國債,形成日本經濟長期低迷而貨幣供應量不減反增的反常現象。政府實行積極的赤字財政政策,都會形成貨幣供應增加的現象,但這部分資金并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同理,從截止2月的信貸數據來看,我國大量上馬的政府投資項目,維持了信貸增長,對于穩定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國貨幣與信貸供應量固然高速增長,但不排除銀行與企業聯手制造信貸虛假繁榮。

              最明顯的證明是,長期貸款已達到增長高峰,而票據融資仍然居高不下,今年2月的新增貸款達到1.04萬億,票據融資為4870億。自去年12月以來的三個月合計新增貸款3.37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1.75萬億元,銀行新增非票據類貸款1.62萬億元。

              票據融資增加的同時,“恰巧”企業存款新增新增9954億元,跟貸款的1.04萬億元基本相當,說明銀行與企業心照不宣,大部分票據融資貸款轉為存款,獲取利差,其中可能有少部分流入了資本市場。企業與銀行聯手,利用寬松的貨幣政策獲取套利空間,除了對套利者與獲取灰色收入者有利之外,對于其他各經濟主體都不利,屬于典型的損人利己。政府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為了穩定經濟,而不是讓特殊階層從中漁利。

              我們要做好經濟長期轉型的準備,全球經濟也好,中國經濟也好,都在經歷轉型的陣痛,希望畢其功于一役是不現實的。我國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說明資金配置效率還有提高的空間,這需要金融機構持之以恒的市場化改革,需要對民間信貸市場實行積極、穩妥的開放政策。中國的經濟市場化如果能夠借此機會向前推動一大步,則是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強勁動力。

          責編 吳永久old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