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下半年存在結構性機會
2010-07-04 22:08:20
每經記者 胡玉慧
盡管目前創業板跌勢難止,盡管后市利空消息偏多,然而并不是就說創業板就完全沒有投資機會。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即使一直堅持“創業板回避為宜”的大同證券研究員張宏斌也沒有完全否決創業板的后市機會。
而東吳證券則認為,投資者可以從兩個時點來把握下半年創業板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關注機構被套個股
截至7月2日收盤,滬市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8.34倍,深圳主板平均市盈率為25.2倍,中小板為39.02倍,創業板則達到55.65倍。盡管經過連日大幅下跌,但創業板股票在兩市中仍然顯得最貴。對此張宏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海外市場的經驗來看,當主板市盈約20倍上下時,創業板整體估值水平在40倍左右就較為合理。因此依據他的判斷,目前創業板還有30%~40%的下跌空間。
張宏斌說,當下創業板的市場氛圍,與上半年早些時候完全不同。那時大盤還是震蕩市,但目前熊市特征明顯,市場完全走弱后首當其沖“遭殃”的,就是估值最高的創業板。
不過張宏斌對記者表示,如果大盤能夠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企穩,那么創業板前期的緊張氛圍就會隨之好轉,因此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前期機構嚴重被套的個股,以及即將到來的中報有業績支撐的個股。
兩個時點把握結構性機會
除此之外,東吳證券分析師還指出,類似于上半年 “年報行情”、“填權行情”的結構性機會在下半年創業板市場仍然會再次出現。
限售股解禁到期日前后,是東吳證券認為創業板結構性機會可能出現的時點。俗話說“富貴險中求”,戰略投資者限售解禁到期日之前,部分公司拉高股價的意愿較強,因此可能出現一波上漲,創造較好的賣出時機。而限售解禁日之后,若低成本的原始股東獲利套現,大量的拋壓盤可能導致股價一瀉千里,而基本面一般的公司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當然,其中也一定不乏被錯殺的個股,股價大跌成為中長期的較好買點。
另一個時點為大盤急跌之后的超跌反彈。東吳證券表示,目前大市不明,大盤當下雖然是弱勢低位震蕩格局,但也可能是下跌中繼。尤其是近期農行即將上市,這會對市場造成不小沖擊。若屆時大盤指數在橫盤整理后再次出現下跌,殺跌盤涌出導致市場大跌,而創業板跌幅可能會在大盤之上。而當創業板下跌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出現超跌反彈,此時為下半年較好的買點。
總體來說,東吳證券認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緊貼市場熱點的創業板公司,將更容易在下半年率先冒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