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芳紡織鋰電池業務虧損31萬私募撤退公募接盤
2010-08-31 01:29:29
每經記者 趙冰峰 發自上海
一度風光無限的大牛股華芳紡織(600273,收盤價15.25元)憑借光鮮的新能源概念受到市場熱捧,但2010年半年報出來后,結果卻令人失望,公司鋰電池業務中期虧損31.47萬元。
8月30日,華芳紡織公布了半年報。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327萬元,同比增長301%。盡管業績大增,但備受市場矚目的公司新能源業務卻讓人有些失望。半年報顯示,在公司主營業務構成中,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營業收入僅為7.86元,營業成本為39.33萬元,營業利潤為-31.47萬元,營業利潤率為-400.55%,這與市場之前的預期差距較大。
湘財證券新能源研究員侯文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7月份他去過公司調研,感覺公司一般,不過這個半年報的結果還是出乎我的預料,“我也不清楚鋰電池營收為何這么差,可能是收入還沒確認吧。”
曾經去華芳紡織調研過的東海證券研究員吳文釗5月初從華芳紡織了解到,當時公司日產5000AH左右,可裝配50輛電動自行車,而到7月份,產能已經翻兩番,達到日產20000AH。但半年報出來,鋰電池業務營業收入居然只有7萬多元,這讓他也有些想不通。吳文釗稱,可能是由于鋰電池業務的銷售收入還未確定造成的,這可能是最樂觀的理解了。但是,吳文釗繼續表示,他將下調對華芳紡織的投資評級。據悉,吳文釗在7月份曾發表過一篇華芳紡織買入評級的研報,文中華芳紡織目標價設為16元。
與半年報新能源業績慘不忍睹相對照的是,公司控股股東華芳集團在上半年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570萬股,套現累計超過2億元。同時,一季度還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的5只私募基金已經全部撤退,其中就包括知名私募基金經理羅偉廣運作的4只新價值信托產品。隨之在二季度接盤的則包括大成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在內的大型公募基金。其中,大成基金最為激進,其旗下共有3只基金買入華芳紡織,合計持股量占流通盤比例的7.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