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雨虹 根植環保理念 欲領防水行業翹楚
2010-09-17 01:45:38
2000多億,這是中國目前防水行業的市場規模。
當大街小巷有人蹬著三輪車,上面寫著“房屋漏水”開始吆喝的時候,防水行業的蛋糕已被廣泛覬覦,于是有專家稱,防水行業自身也需“防水”。
雜亂而無序的市場競爭,簡陋而原始的土法設備,曾經占據市場一隅。在整個行業頻頻洗牌的過程中,如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保持高端的、優質的競爭能力,成為防水行業回歸理性的重要路徑。
就在水立方、中央電視臺等大型防水保溫工程被建筑業界贊譽之時,一個成立于12年前的防水公司漸被公眾熟知,這就是北京東方雨虹公司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不曾間歇的環保投入
1998年東方雨虹成立,甫一落地,公司董事長李衛國就立誓,要本著“科技創新、產業報國”的企業理念,踐行“為人類為社會創造持久安全的環境”的企業使命,將東方雨虹打造成防水行業不可否認的領袖企業。
從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公司,到十年之后異軍突起,成為防水行業的領頭羊,唯一的上市公司,東方雨虹經歷了一個羽化為蝶的破繭之路。
2005年《我國建筑防水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彼時的數據顯示,在全國近3000多家防水公司中,只有779家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證。
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防水行業長期存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同時能源消耗過高,環境污染嚴重。東方雨虹不步后塵,成為建筑防水材料行業唯一通過CNAS和CMA認證的生產企業。
2003年,東方雨虹公司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導下,引進美國R&D公司環保型卷材生產線。
2004年,建成并投產環保型聚氨酯涂料生產線及環保型水性涂料生產線。
而在2005年,公司致力于從根本上改進生產設備,實現無污染生產,在北京生產研發基地建成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2008年,對北京生產基地四臺鍋爐進行脫硫除塵改造,排放已達到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 《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及北京地方標B11/501-2007。
此外,公司還對職工公寓宿舍樓加裝智能水、電卡式計量系統。使公司及全體員工增強其環保意識,并從實際行動出發,切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同一年,東方雨虹公司發行上市,目前(2010年6月30日)總股本1.5828億股。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達14.4162億元。
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一直沒有停歇,建立了環境監測機制,有一套系統、有效的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機制,負責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及運行管理。
同時公司專門設立環保主管機構,并有專職環保管理人員2人,主要負責對公司內的廢氣、廢水處理設施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
毋庸置疑,防水公司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瀝青煙氣、鍋爐煙氣、污水等廢水、廢氣污染物。這些廢水及廢氣的排放在不同程度上會對社會生活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雨虹公司針對每一廢棄物都實施了細致、有效的分項治理方案,從源頭上處理廢棄物,并且都達到國家規定排放標準范圍之內。
東方雨虹廠區實現無高噪聲設備,產生噪聲的設備有攪拌罐、膠體磨、空壓機、水泵、風機等。設備采用減震基礎和室內設置,噪聲經距離衰減后廠界各處均可達標。
合理有序的環保體系
在處理瀝青煙氣上,所有排氣車間均有通風收集系統,排氣均由引風機引到處理設施。廢氣排放已達到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 《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及北京地方標準(DB11/501-2007)。煙塵處理能力為8000立方米每小時。
近三年來,東方雨虹廢水排放監測結果分別為PH:7.71~8.69、CODcr:8~65mg/L、BOD
5
:3-18mg/L、
SS:12~28mg/L,NH
3
-N:0.026~9.12mg/L。均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307-2005《水污染排放標準》中排入地表水體及其匯水范圍的三級限值。
煙塵排放監測結果分別為:煙塵,29.4~47.9mg/m3、SO
2
,8~144mg/m3、
NO
2
,120~191mg/m3。鍋爐煙氣排放均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139-2007《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工業鍋爐Ⅰ時段排放標準。2008年10月公司又對鍋爐脫硫除塵改造,現鍋爐煙氣排放均達到標準中工業鍋爐Ⅱ時段排放標準。
此外,北京生產基地通過環保設施嚴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綠化面積,通過植被制氧、吸收二氧化碳來降低溫室效應。基地植被包括楊樹、槐樹、松樹、果樹等樹木30余種,花草面積高達30余畝,廠區綠化率達到40%,各種植物生長繁茂。
除了整治廢水廢物,做到對社會環境負責。東方雨虹也對日常中的資源利用提出高要求,力求能夠以最少的資源,做最大的利用。
東方雨虹原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出入庫和計量管理,避免損耗及浪費。另外,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送至原材料烘房對原料進行干燥利于生產,節約能源。
對生活用水和用電的使用采用每位員工定額刷卡制度,節約能源。生產用水采用循環利用方式以節約用水(具體),生產用電采取提高功率因數以提高有功功率、錯峰生產方式以節約電能。
由此,作為建筑防水行業的龍頭企業,東方雨虹在專注自身發展,保持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同時也擔負起作為一個大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達14.4162億元。2009年度,雨虹公司已實現營業收入8.2931億元,凈利潤7403.08萬元。
東方雨虹董事長李衛國說,“過去幾年以來,東方雨虹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么大的飛躍,歸根到底,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支持,行業的有序發展,相關供應商、客戶以及廣大消費者的大力支持和厚愛。”
李衛國介紹,公司在采購、生產、運輸、施工等一系列過程中制定了具有科學指導性的環境政策方針,并鄭重承諾將長期而有效地落實環境保護工作。
2010年,東方雨虹公司首次發布了一份社會責任報告,同時,這也是中國建筑防水行業的首份企業公民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涉及了關于公司目前發展戰略、員工利益保護、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內容。
(李澤民)
品牌戰略造就不含水的防水公司
為國家、為社會、為客戶、為員工、為股東。
這是東方雨虹公司十二年來,矢志不渝堅持的企業經營理念,該“五為方針”也成為東方雨虹的經營圭臬。
一個具體的體現是,當2003年非典肆虐之時,東方雨虹的上百名員工沒有計較疾病帶來的隱憂,堅持完成任務。李衛國說,公司的新員工,首堂必修課就是要求學習“五為方針”。
正是基于這樣的方針指導,公司自成立伊始,就承接了許多大型工程。第一批承接了中央儲備糧庫防水工程,后續承接了人民大會堂、中華世紀壇、三峽清江水電站等重點項目的防水工程,東方雨虹逐漸進入高速發展期。
其后又中標了水立方、中央電視臺等大型防水保溫工程,取得不凡的業績,而且在這些工程項目出來后,獲得了業內及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東方雨虹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雨虹品牌的創建,一方面投入巨資作為科研和設備的更新改造,強化品牌和商標效應。另一方面東方雨虹把承接的每項防水工程都當作自己品牌的機會來做。
一個例子是,早在北京申奧之前,雨虹對奧運場館建設就極為關注。2001年底雨虹耗資3000萬專門從美國引進一條生產線,目的就是支持奧運建設,打造雨虹在防水材料行業的奧運品牌。
2004年8月23日,東方雨虹中標“水立方”地下室底板、側墻及其他部位防水工程。在幾家競標水立方防水工程的企業中東方雨虹的價格是最優惠的,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完成整個工程公司不但不賺錢,反而會賠上幾百萬。不出所料,中標后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但還是堅持將工程按質按量地完成。
之后,因為雨虹的堅實的品牌意識,良好的信譽,雨虹又相繼中標了鳥巢、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奧運村、網球場等26個奧運場館防水材料的供應、安裝及配套服務。
繼2008年上市后,2009年東方雨虹被認定為中國建筑防水行業目前唯一的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作為一家成長中的年輕公司,東方雨虹正依靠自主技術和周到服務向世界防水材料行業的20強進軍。
根據近年來的統計,全國各類新型防水材料的產量占總量的比例增長了7到8個百分點,已接近40%。但防水材料市場的基本狀況仍處于良莠不齊、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的局面。偽劣產品以比正規產品低60%以上的價格傾銷,市場占有率很大。
對此,李衛國堅稱,“東方雨虹從來沒有生產過假冒偽劣的產品。企業致力于開發高品質產品,服務于中高檔市場,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東方雨虹憑借產品的可靠性,為國家2000多項重點工程提供了優質的防水材料、專業的防水施工。”
公司已經簽約了600多家工程代理商,在全國縣級以上城市都設有渠道經銷商,同時進駐各地大型建材超市和建材市場。
隨著防水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以及建筑防水材料應用技術的不斷提高,建筑防水材料應用領域已由房屋建筑領域為主逐步擴展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橋、地鐵及城市軌道、高速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工程。
2008年1月24日,憑借試鋪中的出色表現,東方雨虹正式中標鄭西客運專線,踏出了進軍新建高速鐵路建設領域的重要步伐。
經過多年的努力,東方雨虹公司在建筑防水材料的研發、生產制造、設計和施工等主要技術領域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001年,高彈厚質丙烯酸防水涂料被科學技術部列入火炬計劃項目,2002年被列為北京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并于2004年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認證。
2003年4月,東方雨虹自主研發了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的路橋專用高耐熱塑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并被迅速推廣應用于北京市及周邊地區的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項目。
2005年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建成了多功能自粘改性瀝青卷材生產線,開發了系列自粘改性瀝青卷材;2007年5月,東方雨虹研發出了RWB-801鐵路橋涵專用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經北京市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鑒定,其技術與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澤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