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糧價房價油價匯價”走勢

          新華網 2011-03-05 11:39:37

            糧價房價油價匯價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四大價格走勢

            價格是衡量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作為“百價之基”的糧價、事關“安居之夢”的房價、備受“漲多跌少”質疑的油價以及承載巨大國際壓力的匯價會有怎樣的表現?部分代表委員和一些專家結合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政策信號,分析了四大價格的走勢。

            糧價穩定可期,但需未雨綢繆

            在全球糧食主產區發生極端天氣、糧食需求高漲以及投機炒作等因素的交織影響下,2010年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主要產品價格走出了耀眼的牛市行情。與國際市場聯系日益緊密的中國糧食市場也未能獨善其身,小麥、玉米、水稻等輪番漲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確保農產品供給,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要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毫不放松抓好農業生產。從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到繼續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到大興水利,全面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著墨頗多。

            “這些措施非常有針對性,表明了國家促進糧食生產、保糧價、穩物價的決心。” 山西農業大學校長董常生代表表示,由于我國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總體供需穩定,

            再加上國家的政策支持,今年國內糧價不會有大的波動,將為穩定物價提供基礎支撐。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國家對水利建設的重視,將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狀況,對確保糧食安全和糧價穩定非常重要。”他說。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表示,一系列扶持農業生產措施的推出,有益于提高農民抗災和種糧的積極性。“盡管糧食主產區遭遇旱情,但充裕的糧食庫存和抗災成效的顯現,今年糧食價格將呈溫和可控態勢。

            但也有專家指出,目前國際糧價持續上漲的傳導效應可能會加劇國內糧價的上漲壓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由于當前市場流動性過剩,必須加強監管,防止炒家拿旱災當題材大肆炒作,放大減產預期,加劇糧價波動。

            房價:“雙軌”供給力促理性回歸

            在高房價漸成中國城市生活“不可承受之重”之際,政府自去年以來連續出臺了多項穩定房價的措施。在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下,主要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有所遏制,但是距離公眾期待的“降房價”依然遙遠。

            對于今年的房價走勢判斷,不少代表委員都出言謹慎。他們指出,調控房價的困難之源,主要在于有效供給不足、投資需求過旺以及調控的長效機制不完善,“這些都是多年積累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加快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切實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進一步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重點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調整完善房地產相關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

            “這些措施釋放出政府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松的強烈信號。大量保障性住房的投放,尤其是限價房,將對整體房價產生較大殺傷力,關鍵在于落實、監督。”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郭松海委員表示。

            “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的同時,增加保障房建設,在需求端做減法,在供給端做加法,有利于市場供需平衡。”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表示,今后我國的住房供應結構將呈多元化、多層次特點,“雙軌制”的住房格局是可以確定的。“如果這些政策能夠持續實施落實的話,”十二五“期間房地產市場回歸健康理性的軌道是有希望的。”

            油價上調壓力猶存 ,期待市場化改革

            2月19日,發展改革委宣布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50元,調價后國內成品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石油號稱現代經濟社會的“血液”,油價的每一次調整,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事實上,自我國于2008年底啟動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來,成品油價格已歷經14次調整,其中上調9次,下調5次,國內油價也因此備受“漲多跌少”的質疑。

            “今年我國成品油價格仍面臨較大的上調壓力。”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受北非中東局勢緊張影響,全球石油供應的不確定性很大,再加上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國際油價將呈總體上行趨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成品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和各類電價定價機制。

            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價格是牽動經濟全局乃至老百姓福祉的重大問題,目前的能源定價機制有進一步改革的必要,要根據宏觀經濟選擇適當時機進行理順和逐步完善,制定合理的政策。

            韓曉平表示,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并不意味著一味漲價,在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同時,我國的成品油市場應建立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使競爭更加充分,通過市場的力量,維持油價的合理水平。

            匯價雙向浮動基本穩定,舞好升值“雙刃劍”

            當前,在外有國際輿論和全球美元泛濫壓力,內臨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壓力的復雜局面下,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格外引人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1年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目前人民幣沒有大幅升值的市場基礎,應當以穩定為主,雙向浮動。“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對我國出口和產業鏈帶來較大沖擊,在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考慮出口企業的承受能力。”

            山西省商務廳廳長王淑珍代表表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較小,國際原材料漲價又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應該維持相對穩定,使企業有效規避風險,保

            持有序發展。

            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短期來看必然在出口、就業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但政府和企業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加快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升值的問題上,必須把握以我為主的原則,防控風險。”譚雅玲說。

            我國自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今,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20%。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已經進入6.5時代。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 思思久久99热这里精品66 | 色yeye网址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