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9 02:07:57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石磊
8日晚間至9日,布魯塞爾,象征著歐元未來的歐盟領導人峰會將召開。歐元區到底是要聯合還是分裂?如果繼續抱團取暖,各國會想出什么有效的解決辦法?這些答案都有望揭曉。
就修改歐盟條約這一重要議題,德國和英國兩大陣營已經提前“交火”。德國政府官員7日強調,柏林不愿看到尋求修改歐盟條約的歐盟峰會有“敷衍的妥協”或“典型的布魯塞爾花招”。英國首相卡梅倫同日則重申,如果英國得不到相應回報,將行使否決權。這一切都預示著,本次峰會將有一場“惡戰”。
更值得一說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發現,即便新歐盟條約獲通過,也很難真正地實施下去,因為以成員國目前的財務狀況,很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可能完成的減赤任務
依照德國和法國的新框架提議,歐元區各國要將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中關于預算平衡的目標和要求寫入憲法。而根據該預算案,成員國必須將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降低到3%以下,將國債占GDP的比重下降到60%以下。
但問題是,據歐盟統計局10月21日公布的本年度數據資料,在歐盟27國中,財政赤字占GDP比例在3%以上的國家就有19個,其中愛爾蘭最高,達31.3%,其次是希臘、英國、冰島、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幾乎是大半個歐盟。整個歐元區2010年總財政赤字占總GDP比例為6.2%,整個歐盟則為6.6%。這意味著,新條約將會逼迫整個歐元區和大半個歐盟分別削減3.2%和3.6%的財政赤字,總赤字規模必須被削減超過一半。
那么,有多少國家能在明年達成目標呢?答案是寥寥無幾。資料顯示,從2009年到2010年,歐盟27國平均只減少了0.3個百分點的赤字,歐元區17國更是僅減少0.2個百分點。
更糟糕的是,在歐盟27國中,公共債務占GDP比例在60%以上的有15個國家,希臘最多,高達144.9%,意大利高達118.4%。
但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在歐元區15~64歲的適齡勞動人口中,今年每人負債3.77萬歐元。愛爾蘭、意大利和希臘分別為5.5萬、4.8萬和4.7萬歐元。就連法國與德國這樣的大國,人均債務也高達4萬歐元和3.9萬歐元。這意味著,如要在1年內完成減少外債的任務,歐洲每個適齡勞動者要再多賺數千到數萬歐元。這顯然是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既然無法達到目標,又不能鬧出“經濟違憲”的鬧劇,一些國家開始醞釀違約退出。據道·瓊斯描述,愛爾蘭央行正試圖恢復基于前歐元時代銀行票據的貨幣,以便通過貶值來自動減少外債。還有一些非歐元區國家的央行,也在考慮用什么來取代歐元作為外部參考貨幣或掛鉤貨幣。
歐元區立場難免分裂
即便周五歐盟峰會通過了這個框架協議,歐元區立場也難免陷入分裂。
有外電稱,歐盟國家在這次峰會的立場將分為6組。其中,德國和法國全力支持歐盟新條約通過;歐豬五國雖然不希望受到限制,但也無可奈何;宣布永不加入歐元區的英國和丹麥,則堅決反對;余下是即將加入歐元區,3A評級國家和小國被夾在中間,只保持部分政治傾向,比如奧地利、荷蘭、芬蘭、比利時等。
更嚴峻的是,歐盟公民開始轉變對歐元的看法,即從支持逐漸到反對,進一步可能間接左右政府和央行的決定。據德國《明鏡》報道,在歐元區從籌劃到實施的40年間,歐洲議會的支持率一直在降。1979的支持率為63%,到了2009年就只剩43%??梢哉f,許多歐洲人早已將歐元看做一個急于擺脫的異類,很難想象下一個十年里其支持率會降到何種程度。
路透周三調查顯示,無論歐盟峰會能否達成一致解決方案,法國都將在明年初被降級。有經濟學家表示,若根據標普方法來進行量化計算,法國早應是2A評級。同樣的情況還包括美國和英國。
新聞分析
歐元區已到生死存亡時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在決定歐元未來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上,歐元區到底是要聯合還是走向分裂,或將揭開最后的幕布。
新公約擬強化預算約束
根據法國總統薩科奇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發表的聯合聲明,不管是歐元區還是歐盟都將會出現巨大變化。新歐盟條約包括以下幾點:自動制裁赤字占GDP超過3%的成員國;歐洲央行獨立;反對歐元債券;將歐洲穩定機制 (ESM)提前至2012年;允許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合作等。
本周三,薩科齊和默克爾又致信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提出修改歐盟條約以加強對成員國的預算約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正是這封信構成了周五歐盟峰會的框架,也極可能成為全新歐洲的基石。如果歐盟條約按照德法兩國所設想的加以調整,那么變化將是驚人的。以新赤字比重規定為例,2009年赤字占GDP超過3%的國家就有14個,其中包括德國本身;若以新債務比重規定為例,2010年有11個國家超過“紅線”,僅塞浦路斯、芬蘭、斯諾文尼亞、斯諾伐克和盧森堡達標。換句話講,上述沒有達到規定的所有國家必須接受新歐盟條約,否則只有走人。
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才修改歐盟條約?理由很簡單,歐元區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要么聯合要么分裂。一方面,意大利、西班牙國債利率紛紛飆升創下歷史新高,導致政府融資成本急速攀升;另一方面,德國和法國本有能力去援助歐元區,但他們顯然不想盡全力。對于德國來說,如果它允許歐洲央行無限量購入國債,或者直接發行歐元債券融資,很可能推升國內通脹。這是一向作為鷹派的德國央行不想看到的。
分析人士預測,歐洲需要在周五前解決多項分歧,否則峰會結果很難令人滿意。
市場須做最壞的打算
盡管各界都期盼歐盟峰會能給全球一個驚喜,但事實卻是,市場必須做最壞的打算。
目前,最不被外界看好的條款就是修改歐盟公約,但同時這也是本次歐洲峰會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按照德國與法國的要求,歐元區國家必須加入,其他國家可以選擇加入,其中包括歐盟干涉性控制各國財政預算的提案,但英國首相卡梅倫威脅稱,除非保證歐盟新公約不會威脅英自由市場,否則就會對本次歐盟公約修改投反對票。
此外,德國政府明確反對合并EFSF與ESM。德國聲明稱,任何情況下都堅持救助規模低于5000億歐元,同時反對給予ESM銀行牌照。另外,德國非常排斥發行歐元債券。
太平洋證券宏觀分析師李愛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歐元區是個松散組織,很難在對各國財務削減、財政預算案上達成統一。這次歐盟公約修改希望把歐元區往更統一協調的方向推進,但很明顯各國都要維護自身利益特別是財務自主權,所以達成妥協的概率較小。另外,若ESM的資金來源得不到落實,將是另一個空頭承諾。“目前歐元區多數國家財務狀況不佳,若加大資金供應,將加大各國明年財政赤字,各國勢必會有更多考量,很難想像能如期湊足5000億歐元巨資。其中,美國財長蓋特納已明確表示任何方案都應由歐洲央行作為中心,同樣中日也在不同場合表示不會考慮從IMF以外的方式實施注資。所以,ESM的資金來源有巨大疑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