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01:07:4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龍年伊始,嘉實基金設立涉足私募股權投資子公司“嘉實另類投資有限公司”的消息便在業界激起浪花,成為公募基金行業進行“跨”業務嘗試的一則新案例,引發各界關注。不過,由于嘉實基金方面披露的信息有限,即便是同業公司對此也抱有不少疑團。
嘉實旗下公募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配置文化產業股極少,而其“另類投資”的頭炮被定位于 “媒體基金”,這樣的“分心”,引發業內人士熱議。而嘉實基金是否會因為新業務的開展而對主業有所分心,亦成為投資者關心的焦點。
私募重娛公募輕文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已對嘉實基金在近一年間布局的兩家子公司——涉足私募股權投資的嘉實另類投資有限公司,以及進軍基金第三方銷售的上海嘉實財富管理有限公司進行了報道。
由于嘉實基金披露信息有限,外界對于其橫空出世的新子公司仍處于“盲人摸象”的階段。事實上,即便是同業公司,也對于“另類投資”這樣的旗下機構抱有巨大的疑問。
記者注意到,嘉實另類投資有限公司的“首秀”打造“媒體基金”,然而基金公司本身對于文化傳媒股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卻并不熱衷。由于公私募投資者群體差異較大,令外界充滿猜測。
去年10月,十七屆六中全會出臺振興文化產業的政策,一時間文化傳媒板塊在資本市場獨領風騷,一些基金也積極參與了這一板塊的投資。不過,從嘉實旗下基金去年四季報披露的資產配置情況來看,嘉實系基金對于文化傳媒板塊并不感冒,總體持股市值占凈值比例只到0.44%,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從其公開披露的投資策略來看,也并未對這一板塊表示明確看好。
而嘉實基金對設立嘉實七星基金一事回應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攜手陽光紅巖投資事業集團,共同打造領先的媒體基金。對于中國媒體行業的潛力,我們滿懷信心!嘉實另類投資集團的這一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將為我們在中國乃至全球推出一個領先的另類投資產品平臺進一步提供支持。”
投資者擔心其分心副業
嘉實基金這一新的動作,業界和基金投資者也報以高度關注。
除了公私募的投資方向存異外,對于基金投資者而言,更多擔心基金公司經營“副業”是否會導致其對證券投資主業分心。這樣的擔心在一定程度上不無道理,隨著公司資源必然將部分劃撥給新公司,傳統業務自然不再像過去那樣“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而近年來資深基金經理流失至私募股權基金的現象也不是個例,如今公司旗下設此平臺,是否也會引發一些投研人員的轉崗,也為投資者所擔心。
在《每日經濟新聞》的了解中,業內人士的討論集中在公募基金公司是否可以下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于公司架構以及業務形式也是眾說紛紜。
有基金公司高管對此表示,如今公募業務的發展已至瓶頸,格局相對穩定,而近年來收到各方面壓力,基金公司利潤率也在一年年被壓制,很自然地需要拓展新的方向以尋求主動權。
目前除了海外子公司進行一些海外投資外,基金公司的主要業務仍局限在境內證券市場的基金銷售和管理。據了解,除了嘉實基金外,也有基金公司意欲在證券投資業務之外拓展新領域,而先行者嘉實基金也成為一向行事審慎的同業的觀察對象。
也有基金業人士指出,在公募基金行業尚無法實現的股權激勵等制度的時候,也許能在此類子公司中找到突破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