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10-19 08:12:08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昨日(10月18日),中國保監會披露了今年第二季度保險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的情況,評價結果顯示,近年來保險業風險不斷化解,償付能力整體充足,風險控制良好。償付能力不足的公司僅剩下2家,而且兩家公司也有了解決方案。此外保監會還透露,從2009年至今,保險行業共發行次級定期債務1702.72億元,有效緩解了行業快速發展與資本需求之間的矛盾。
據了解,新的分類監管評價體系在2008年啟動的,該分類監管評價體系以風險為導向,對保險機構主要評價其償付能力風險、資金運用風險、業務經營風險以及公司治理等多個方面,通過全面評價其風險狀況,按照風險從低到高,每個季度將保險公司分為A、B、C、D四類,并分別實施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其中,A、B類屬于表現較好的優等生,而C類屬于“風險較大”的公司,D類則屬于“風險嚴重”的公司。
據悉,近年來高風險公司呈現下降趨勢:2008年第四季度保監會第一次開展分類監管評價時,C、D兩類公司分別為11家和5家,合計占保險公司總數的16.5%;2009年和2010年C、D兩類公司基本維持在8家和7家左右,到了2011年,C、D兩類公司數量分別降至7家和3家;今年二季度末,C、D兩類公司分別為9家和2家,合計占保險公司總數的10.6%。隨著C、D類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的化解,預計今年年內C、D類公司數量將大幅下降;此外,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數量逐年減少。2008年末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為13家,到今年第二季度末,不達標公司數量降至2家。上述兩家公司已確定了償付能力改進計劃,目前正在實施中,近期償付能力將重新達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年底,天安財險、嘉禾人壽和都邦保險等公司的償付能力不足。對于如何解決償付能力問題,天安財險表示在今年6月底前通過增資20億元來解決償付能力問題,而都邦保險則通過股東增資的形式在上半年解決了其償付能力問題。正在解決償付能力的公司要算中華聯合和嘉禾人壽兩家公司,中華聯合的償付能力問題將隨著東方資產的注資而得到解決,而嘉禾人壽也正在等待農行的注資。
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改進分類監管標準和運行機制,將分類監管納入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第二支柱”的建設規劃,發揮分類監管的風險綜合評價功能,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地識別和監測保險公司風險狀況,提高行業防范和化解風險能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