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6 00:58: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去年以來,為遏制我國抗生素濫用勢頭,強勢的專項整治使得國內抗生素需求萎縮,抗生素價格也隨之下降。今年8月1日,被冠以“史上最嚴限抗令”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給我國抗生素市場帶來不小打擊。
在經歷前期的極度低迷后,公開數據顯示,近期抗生素多數品種的價格已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行業拐點已現。業內認為,抗生素產品仍然是不少疾病治療的剛性需求品種,過度悲觀的抗生素行業有望回歸理性。
市場需求回暖
近期,大宗抗生素三大類全面提價,行業基本面回暖明顯。10月份,青霉素工業鹽均價為59元/BOU,同比上漲3.51%;三大母核7-ACA均價為535元/千克,同比上漲0.38%,7-ADCA均價穩定在338元/千克,同比上漲0.90%,6-APA均價為190元/千克,同比上漲7.95%;阿莫西林均價為210元/千克,同比上漲7.69%;主要的頭孢原料藥產品價格也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中金公司最新觀點也指出,頭孢類、青霉素和大環內酯類是三大類主要抗生素,多數品種價格上漲已持續4個月以上。
華泰證券分析師彭海柱認為,2011年“限抗令”出臺以來,我國抗生素市場受到較大沖擊,加上各地招標的因素,抗生素類產品出現了量價雙跌的局面,但是從PDB的樣本城市數據來看,終端抗感染藥物(其中絕大多數為抗生素類藥物)用量連續兩個季度上升,我國醫院終端對于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情況已經出現了回暖。
抗生素行業已過谷底,原因在于抗生素類產品的需求為剛性需求,而各地的基藥招標不再“唯低價是取”,有利于抗生素類產品利潤空間的反彈,起碼不進一步惡化;同時“史上最嚴限抗令”出臺后過度悲觀的抗生素制劑生產廠商回歸理性,開始補充原料藥庫存。
相關藥企業績望好轉
健康元 (600380,收盤價4.12元)、魯抗醫藥(600789,收盤價3.59元)、華北制藥(600812,收盤價5.00元)等公司都有不少抗生素業務。據了解,健康元子公司焦作健康元主要產品為7-ACA,設計年產能2000噸;華北制藥是國內最大抗生素類醫藥產品生產基地,抗生素原料藥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5%左右,目前7-ACA產能在1000噸左右;而魯抗醫藥也是國內四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7-ACA產能約900噸。
抗生素曾是健康元主要的盈利增長點,其中7-ACA業務曾讓公司在2010年實現凈利潤增長4倍。不過隨著行業產能過剩以及“限抗令”的實施,2011年健康元的7-ACA業務虧損高達4346萬元。同時,作為國內最大抗生素類醫藥產品生產基地的華北制藥,也因抗生素市場低迷而出現虧損。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醫藥業人士表示,目前來看,抗生素原料藥的價格回升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抗生素行業的危機。從企業了解到的情況看,相關中間體開工率開始逐漸提高,因此四季度的經營情況將好于前三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抗生素在整體回暖,但國內抗生素產能過剩的局面還未見實質緩解,因此相關公司業績要得到大幅提升并不容易。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m.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