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12-14 19:26:32
國外所推進的城鎮化道路在最后造成了一系列的惡果,這樣的模式在中國行不通。
每經記者胡健實習生楊瑞發自北京
12月14日,在2013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表示,對于城鎮化問題,中國應該走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道路,國外所推進的城鎮化道路在最后造成了一系列的惡果,這樣的模式在中國行不通。
眼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城鎮化的進程也成為普遍熱議和探討的話題。新型城鎮化應當如何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應當如何規避和解決?面對這些問題,業內不少人士將之與國外的城鎮化進行對比。
對此,厲以寧認為,中國不能走西方那樣的城鎮化道路。在西方那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它不叫“城鎮化”,而叫“城市化”,它的城市化是和工業化同步進行的,隨著工業化的推進過程,城市化也就進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在他看來,盡管西方的城市化已經發展到較高層次,但卻遺留下許多問題: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直接導致城市擁擠,貧民窟、棚戶區到處見,城市環境日益惡化;進而,城里人難忍城市生活質量的下降只好往鄉下搬,而鄉下人還在源源不斷像城里涌入,這就形成了反城市化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厲以寧建議,中國自己的城鎮化道路應當分由三部分組成:老城區+新城區+新社區。
即把老城區改變為商業區、服務區和適合人居住的居民區;新城區則主要是現在的工業園區或開發區、小微企業試驗區和物流園區,這些新城區都將是工業化和新興產業的集中所在。而新社區就是現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此外還要保障城鄉居民權力的平等和公共服務的到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