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理財基金新解:誰的資金利器?

          2013-01-07 01:51:5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基金新產品的“流行趨勢”開始向場內貨幣基金轉移,不過從年末存量產品的密集發行仍能感受到2012年熱極一時的理財基金余溫。

          毫無疑問,理財基金的出現成為2012年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結束兩年滑坡再度上升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一些基金公司因為理財基金的成功募集,行業排名得以大幅提升。

          在一些理財基金問世之初,業界抱有爭議的問題也逐漸水落石出。例如,理財基金的收益率是否能比肩貨幣基金?這一涉及與銀行理財產品“搶地盤”的品種能否得到銀行渠道的支持?哪些基金公司能夠借此契機一躍而起?

          /行業影響/

          中型公司借理財基金崛起

          令匯添富基金的管理層一直感到頗為苦惱的是,推出的創新產品很快便讓后來者“搭便車”,從首發理財基金到場內T+0貨幣基金。“我們也在向監管層反映,希望能保護創新。”匯添富高管表示。

          即便如此,借助理財基金首發優勢,匯添富基金去年無疑是業內最揚眉吐氣的公司之一。在2012年的短期理財產品的大仗中一度擊敗華安基金,以公募基金千億規模坐上上海基金業頭號交椅。目前,匯添富旗下已布局成立四只不同期限的理財基金,還有一只產品待批。

          更重要的是,在與華安的“定期申贖”模式競爭中,匯添富“滾動申贖回”模式被市場所選擇,以此確立了理財基金的基本框架,此后其他基金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沿用了匯添富模式。不過,這一模式被認為管理難度相對更大,流動性風險更高。

          然而,400億元高彈性規模的理財基金讓匯添富在上海第一的位置上坐得并不踏實,第一個運作期后隨之而來的是大比例贖回。

          二季度因理財基金、債券基金規模膨脹而崛起的基金公司,在三季度普遍遭遇規模滑坡,與此同時,又有新一批公司受益于固定收益產品“上位”,前十大基金公司排名隨著理財產品一枯一榮經歷輪轉。

          三季度匯添富、華安規模縮水均超百億,較二季度末規模縮小10%以上。而工銀瑞信成為三季度規模增長最快的基金公司,規模上升216億元,較二季度末增長32%。這與其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熱銷密不可分。強勁的規模增長使得工銀瑞信在基金公司排名上升至第七位。此外,中銀基金、建信基金等銀行系公司也不甘落后。通過理財基金的發行,三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均有沖擊行業前十排名的機會。

          另一方面,大基金公司對理財基金更多是淺嘗輒止,并未花費過多財力物力,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雖然有兩只理財基金獲批,但在募集完一只產品后似乎并未連軸發行,也不急于上報新產品。從募集規模來看,這些大基金公司在理財基金方面的號召力也并不突出。

          “這類產品可以說是渠道導向型,跟銀行關系密切、談判能力強的公司在發行時更具有優勢。”有基金公司高管分析表示。

          /業績詳解/

          大部分理財基金收益率跑贏貨基

          在理財基金誕生之初,市場對于這類產品收益率是否能比肩貨幣基金存有較大疑慮。由于具有封閉期,流動性不如貨幣基金,如果理財基金收益率仍不具備優勢,那么其存在的價值則要大打折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理財基金2012年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與同期貨幣基金平均收益水平進行比較后發現,大部分理財基金收益率能夠跑贏或跑平貨幣基金,但整體優勢不明顯。

          數據顯示,在2012年11月前成立的23只理財基金中,有三分之二的產品累計收益率跑贏了同期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不過也有8只產品跑輸。

          與同期貨幣基金收益率差距相對較大的是華安系、嘉實和交銀的理財產品。華安月月鑫A、B類從5月9日成立以來至12月10日累計收益率分別為1.68%和1.8%,而同期貨幣基金收益率為2.08%。這與華安系產品設計有一定關系,與大部分理財基金不同,華安系產品具有固定開放申購贖回期,如華安月月鑫為每月開放申贖一次,開放期通常為3天,這一期間沒有收益累計,因此對整體收益略有影響。

          此外,從收益數據也可以發現,不同期限產品的收益率差異并不明顯。例如,經測算工銀瑞信7天理財B類產品年化收益率為3.58%,匯添富理財30天B類年化收益率為3.95%,國泰6個月理財產品B類年化收益率為3.7%。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與期限高度正相關不同,理財基金并沒有體現這一特征,投資者犧牲了流動性卻不一定換來更高的收益率。

          某理財基金的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情況很難通過投資策略的調整來改善。短期理財基金資產由于大部分投資于協議存款,因此產品收益率往往與建倉時點存款利率水平相關。而2012年以來市場又是處于一個降息通道之中,“踩時點”對于收益率的決定因素更大。另外,與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整體“資金池”運作的模式不同,基金理財產品是按照獨立的資產組合進行運作和核算。毫無疑問,基金產品這種模式更加規范,風險性更小,但同時也無法通過期限錯配或注入風險資產的方法來重新分配收益。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傳統固定收益投資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在理財基金的投資收益中并沒有體現優勢,例如富國基金、南方基金等。總體來看,銀行系基金則表現出較強優勢,工銀瑞信、中銀基金、建信基金旗下理財產品普遍跑贏同期貨幣基金收益率,同時在同類產品中年化收益率水平也相對較高。

          不過,在跨年的這一時間段理財基金的收益率提升空間可能較大,收益率將超過貨幣基金而成為基金公司用來吸引資金的“利器”。

          進入去年12月以來,理財基金整體收益率水平已經超過貨幣基金,以最近一個運作期B類份額的收益率來看,不少產品收益率已在4%以上,工銀瑞信14天理財達到4.036%,華安月月鑫達到4.004%,匯添富理財30天達到3.819%。而12月以來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3.48%,雖較11月3.43%的收益率均值水平略有上升,總體保持平穩。

          “歲末年初這段時間,收益率還可能繼續走高,預計可以達到5%以上。”有理財基金基金經理表示,“因為銀行攬存沖動強烈,年末可以拿到的協議存款收益率較高,能達到5%左右。”

          /基金之聲/

          熱銷渠道 基金公司賺名不賺利

          流水般來亦流水般去。由于其類貨幣特征,理財基金規模變動也相當驚人,有百億規模的基金規模一度縮水至個位數水平。

          隨著公司一只接著一只地發行,一線銷售人員發出了疲于奔命的感嘆。某基金公司分公司總經理叫苦不迭,“賣這種產品沒有一個盡頭。”因為除了首發,還要奔波應付不間斷地持續營銷。

          事實上,基金公司發行理財基金很重要的出發點并非布齊產品線,而是占領渠道。“7天和14天的產品其實并沒有太大差異性,更主要是要把各大渠道填滿。”有基金銷售人士表示。

          第一批理財基金多托管在工行、建行,接下來托管在農行、中行的產品密集上報,隨著大行產品逐漸擁堵,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也陸續有產品上報。因此,雖然收益率相差不大,但產品的發行仍未間斷。而后期申報產品的基金公司也盡量 “鉆空子”,在不同的渠道間尋找空缺期限的產品填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如果按照各個渠道對應的不同期限產品進行排序,目前空余位置已所剩無幾,尤其在四大行,而其中又以工行渠道最為擁堵。

          而對于銀行而言,也樂于銷售理財基金。年終時分,當貨幣基金和分級債基固定收益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贖回時,理財基金依然勢頭不減。

          “雖然有進有出,但近期我們30天的理財基金還是整體凈申購的。”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在發行的理財基金近來亦得到銀行渠道的大力支持。

          除了年末收益率走高的因素之外,理財基金銷售“逆襲”與銀行渠道本身的利益考量也不無關系。

          理財基金主要投資協議存款,銀行幫助基金募集成立后,基金馬上可以用募得的資金與銀行簽訂協議存款,實現資金回流。因此對于銀行來說這是一個“左手倒右手”的過程,不僅賺取了傭金,還能使之成為變相吸儲的工具。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行為了激勵分行銷售理財基金,會將銷售金額按比例核算進分行的中間收入考核。這一比例因基金公司與銀行的談判能力不同而有所差異,據了解部分在0.3%左右。

          “羊毛出在羊身上,總行給的激勵最終仍是由基金公司承擔成本。”業內人士表示。而理財基金費率低廉,目前理財基金管理費大多為0.27%,甚至低于貨幣基金0.33%的費率。有發行百億規模產品的銀行系基金公司人士亦稱理財基金 “賺不了錢”。

          記者觀察

          他們為何不發理財基金?

          從2012年5月頭兩只理財基金以百億規模驚艷亮相伊始,半年多的時間,這類被認為是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替代品的產品迅速成為 “兵家必爭之地”,18家基金公司共發行了32只理財基金,遍及絕大部分中大型基金公司。

          華安、匯添富,兩家首發公司旗下的理財基金數量仍舊占據絕對優勢,而銀行系基金公司如中銀基金、建信基金則是后起之秀。

          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相當多的基金公司尚未發行理財基金,一些小公司難以得到渠道有力支撐,還有部分規模較大的公司在綜合考量后選擇押后不發。

          目前,規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中,只有博時基金尚未發行理財產品,不過該公司已上報一款托管在建行的30天理財基金,目前尚未獲批。博時基金在固定收益產品上的重心明顯不在于此,兩只更為重量級的產品——債券QDII和企業債ETF亦在上報之中。

          還有一批公司則根本未上報相關產品,300億元以上規模的基金公司中有銀華基金、上投摩根、諾安基金、國投瑞銀、景順長城、華寶興業、華泰柏瑞、興業全球。

          “我們產品庫中也儲備了理財基金,但是目前我們更感興趣的是T+0的場內貨幣基金。”上海某基金公司表示。

          事實上,在對理財基金進行仔細研究后,注意力發生轉移的公司并不在少數。目前除匯添富外,上報場內貨幣基金的已經有7家基金公司,華寶興業更計劃推出貨幣ETF。

          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表示,“理財產品可能就是一種過渡型產品,從美國市場多年經驗來看,最終生存下來的產品并沒有理財基金,這只是利率市場化過程當中的一個過渡型產品,終極的產品就是貨幣基金”。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上海某基金公司總經理,“實質上短期理財的界定還有待于慢慢地認識,但是很多公司順應趨勢推出這個產品。我個人感覺貨幣基金就是短期理財產品,理論上講,貨幣基金就是最短期的理財產品。我們已經有了貨幣基金,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提升貨幣基金透明度——明確它的投資標的、明確久期。”

          不過,對理財基金持懷疑態度者亦紛紛承認其在契合投資者需求方面的價值。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我們也在積極考慮,在中國這樣一個特定市場環境中,類似產品的生命力和可持續性,如果具備這樣的條件,我們為什么不做呢?”

          銀行理財產品培養出相當數量的投資者對固定期限、可預期收益率產品的投資習慣,而理財基金正好契合了這一投資慣性。

          一家剛有一只理財基金獲批的基金公司總經理則稱,“通過對美國資產管理公司發展歷史的研究,發現最終生存下來的公司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以投資者的需求為首要目標。”

          然而,另一方面,對一些基金公司而言,也并不是愿意發理財基金就可以發,還需要渠道“點頭”。

          “很明顯,銀行系基金公司發理財基金具有絕對優勢,大部分的渠道目前也已經飽和了,我們再跟進意義不大。”亦有公司如此表示。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m.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