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2 01:08: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各地“國五條”細則靴子落地,樓市將有什么樣的變化?
近日,北京“國五條”細則出臺,從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增加普通商品房及用地供應等7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政策要求,相比隨后陸續出臺的各地細則,此“北京版”被業內視為本次推出的最嚴厲的細則。
記者注意到,支持剛需的政策出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的地方版細則中,其中明確提到,“原則上2013年住房用地供應總量應不低于過去5年平均實際供應量;對中小套型住房套數達到項目開發建設總套數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設項目,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符合信貸條件的前提下優先支持其開發貸款需求”。
保利地產北京公司副總經理王英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保利在北京開發的住宅產品,80%~90%都集中在單價4萬元以上的高端住宅,“今年我們調整了產品結構,高端住宅的比例會大幅降低,主要是滿足剛性需求的供應。”
不光是保利,遠洋地產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剛需產品的供應,“2013年全年的可售資源中有超過85%的產品為144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剛需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加大剛需產品的開發,加碼商業地產的開發也成為新政之后開發商的又一個發展重點。
“在北京,商業地產的貨值今年達到了總貨量的4成。”王英男透露:“這與往年相比,增加了不少。”
多個品牌房企都有意加大商業地產的開發。遠洋地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全國19個城市的23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中,供商業項目發展的計劃建筑面積約376萬平方米,占總土地儲備的16%,“對于商業地產,集團的策略是加大開發規模,加快商業地產開發速度,提高商業項目在整體業務中的比重。”
“國五條”地方細則的出臺,對開發商具有進一步的影響。而從市場情況來看,東匯置地統計監測中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13775套,同比上升106.63%,占全季成交量的41.88%;成交金額304.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26.36%,
“隨著‘國五條’細則出臺,未來北京一手房量升價跌的現象將會發生逆轉,出現量跌價升的尷尬局面。”東匯置地董事長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場在經歷了3月的成交高峰后觀望情緒漸出。“細則出臺前,有意愿在空窗期搶推及搶購的供需雙方需求已大部分釋放完畢,由于預期的前置性,市場已經開始進入了觀望期。”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