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看好四川城鎮化建設 復星集團拋300億綜合體計劃

          2013-04-18 01:12:2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近年來,與萬科、保利、綠地、龍湖等國內一線品牌房企的全國性快速拿地擴張不同,國內知名房企復地集團顯得十分低調。

          4月16日,復地集團母公司的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CEO梁信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10年來,國內房地產行業一路看漲,不過復地集團不愿追求房地產的“暴利”,只想尋求其合理的利潤空間,堅持價值投資,未來將保持“謹慎”的開發戰略。

          實際上,看似保守的復地集團在商業機會面前并不手軟,據透露,復地集團未來將在四川60個縣城打造商業綜合體,投資超過300億元。

          “謹慎”開發/

          2012年,復地集團營業收入104.78億元,同比增長9.8%;歸屬母公司股東利潤15.22億元,同比減少7.5%。此外,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2013中國房企100強排名分析》顯示,復地集團也淡出了國內房企100強的行列。

          復地集團凈利潤下滑與排名靠后的情況,引發了房地產業界的高度關注。有觀點分析認為,母公司復星集團對復地集團的重視不夠,沒有給出更多財力和精力支持,也有觀點認為,復地集團在樓市調控中表現得過于保守,錯失了擴張壯大的機會。

          與復地集團相比,中海地產2012年全年累計新增土地儲備1032萬平方米,龍湖地產2012年新增土地儲備4000萬平方米;同樣來自上海的品牌房企綠地集團,去年共新增土地儲備逾700萬平方米,新增可建建筑面積為1908萬平方米,總地價達321億元。綠地集團主要負責人日前對外透露,2013年綠地集團的土地儲備計劃將達到800億元左右。

          對此,梁信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1年之前,復地集團曾加速在全國儲備土地,每年的土地儲備一般在300萬~500萬平方米,沒有超過700萬平方米的;2011年后,集團采取了保守戰略。

          “小心駛得萬年船。”面對國內品牌房企在全國各地的瘋狂擴張,梁信軍謹慎表示,目前開發商要有市場風險考慮,而在市場低潮時可以快速多拿地,目前復地集團土地儲備已有1400萬平方米,拿地成本僅2700元/平方米。

          釋疑復地轉型/

          2011年5月,復地集團退出香港資本市場,市場一片嘩然。復地為何要退出呢?在當時A股市場幾乎已關閉了房地產企業融資閘門的背景下,這令一些焦急等待香港IPO的國內品牌房企感到不解。

          對于這一現象,方正商學院高級研究員李明旭曾撰文稱,鑒于港交所上市規則,復地集團融資平臺屬性已喪失,其退市的深層原因在于復地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已發生轉變,退市后更容易獲得大股東的資金支持,而且能使大股東整合旗下地產資源,資金調配也會更加便利。

          據悉,2010年初,復地集團已明確了“開發+投資”雙核驅動的戰略,預計未來10年,公司將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集團。

          此外,復地投資集團作為復地集團旗下公司,設想到2019年對復地集團的利潤貢獻將占40%。對于投資領域,復地投資集團將實施PIA戰略,即私募、投資、資產管理三足并行的發展方略。

          對于上述目標,復地集團董事長張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時預計要資產管理萬億元,后來上述利潤目標有所調整。“目前,地產系列基金管理規模高達34.4億元,除了復地之外,比如星浩資本也參與了地產金融投資,這些都是自己管理并且用于自己項目的。”

          梁信軍補充說,從現在來看,目前復地集團的這一戰略轉型是成功的,2012年開始外來資金大量投入到新增項目運作上,將不再依賴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這意味著復地集團項目開發的資金將由債務杠桿轉向股權杠桿。

          看好四川新機遇/

          面對西部地區經濟,尤其是四川經濟的騰飛發展,看似保守的復地集團對四川特色地產迸發出濃烈的開發興趣。

          “在2008年以前,復星在四川投了不到2億元,而現在增長到了245億元”,梁信軍表示,過去5年來復星在四川的投資新增了240多億元,大部分都落在成都,這次希望把3到5個百億級項目布局到縣域城市。

          “我們打算挑選出60個縣城來做商業綜合體,同時再挑選出幾個地級市打造更大規模的商業綜合體。”梁信軍向記者透露,希望在四川上馬3~5個百億級項目,再算上在市州的商業基礎設施升級(商業綜合體),“如果未來幾年可以建成,300億元的投資是一定有的。”

          據悉,商業地產巨頭萬達集團2012年曾對外稱,將在四川建設20個萬達廣場。梁信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復地的上述計劃源于四川各地市州對公司的高度重視,更重要的是,2012年是國內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互聯網已深入影響到實體領域,并且出現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交叉的跡象,比如運動類的實體店,已減少商業面積15萬平方米,這對房地產行業影響深遠。

          “考慮到地級市是個節點,對于網絡配送商品來說,這是非常方便的。”梁信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解釋稱。

          2012年以來,成都的商業地產規模曾引發業界關注,復星集團為何要進軍成都市場呢?梁信軍表示,“我們也正在選址,想在成都打造一個“豫園”,豫園在上海的發展非常好,占地少人流量卻異常地大,成都有發展這類旅游商業項目的先天環境,我們希望能夠在成都也發展一個同類型的項目。”

          記者獲悉,上海“豫園”商城地處上海中心商業區,是一家集中黃金珠寶、餐飲、醫藥、工藝品、百貨、食品、旅游、房地產與金融等產業的結合體,也是一家多元化發展的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商業集團和上市公司,旗下集中了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等核心品牌。

          按照他的說法,成都豫園也將是一種醫療、旅游與文化結合在一起的商業地產綜合體,未來將匯聚復星集團在四川已布局的醫藥、金融與地產等板塊資源,充分發揮“地產+產業”的作用,除上海豫園之外,目前已在沈陽成功復制,梁信軍認為,四川所具有的獨特資源非常適合它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亚洲精品亚洲字幕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