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5-31 09:02:15
國內首個商品指數期貨箭在弦上。證券時報記者近日獲悉,上海期貨交易所正積極推動有色金屬指數期貨上市,與現有滬深300指數期貨相同,該指數期貨也將采用現金交割方式。
“上期所目前已經完成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的相關研究報告。我們正在積極努力,希望盡快推出。”上期所相關負責人透露。
據介紹,有色金屬指數期貨標的為去年12月上期所發布的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指數。該指數選取銅、鋁、鉛、鋅四個期貨品種為成分商品,權重按照各品種歷史5年平均持倉金額確定,分別占比63.05%、14%、5%、17.18%。計算采取加權算術平均法,選取2002年1月7日為基期,1000點為基點,充分考慮流動性、連續性和抗操縱性。
作為國內首個商品指數期貨,與現有商品期貨采用實物交割方式不同,有色金屬指數期貨將采用現金交割方式,為銀行、基金等特殊法人參與商品市場提供了便利。
上期所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基金、證券等機構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還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礙,例如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等。通過投資商品指數期貨,機構客戶可以繞開這些障礙,達到參與商品市場的目的。
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的推出有利于金融機構進一步參與商品市場。該負責人稱,機構投資者抗通脹、多元化的需求,將為商品期貨市場注入穩定、長期的資金。據測算,按5%資產配置比例,信托、銀行理財、保險、基金、券商資管等五類機構投資者潛在投資規模可達14200億元,遠超過現有期貨市場保證金總量。
同時,上述負責人認為,金融結構的參與度提升能有效提升商品市場的流動性,為實體企業套期保值提供更便利的條件。金融機構的參與將有效改善目前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為實現期貨市場價格發現與風險規避功能打下更雄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有色金屬指數的推出,也可以為極端行情下投資者實現風險對沖提供新工具。“在某種成分金屬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出現漲停或跌停的行情,投資者無法平倉時,可以利用流動性更好,包含該成分品種的有色指數實現對沖,減少損失。這種對沖作用還可以緩解市場情緒,一定程度上減少極端行情持續的時間。”據該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實現這一功能,上期所在指數設計上,將指數的漲跌停版幅度明確為不小于成分品種波動幅度,甚至會大于成分品種的漲跌停板。
據了解,有色金屬期貨是現有期貨市場上最為成熟、國際影響力最大的商品板塊。市場人士認為,有色金屬指數的推出,將完善對抗通脹的衍生工具,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加綜合的對沖相關行業風險的工具。
部分基金公司已經看到指數期貨未來上市后帶來的契機,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商談開發相關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產品事宜。有基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有色金屬指數的開發將會促進基金公司對應ETF產品的推出,將為市場一般投資者提供參與有色金屬市場的途徑。對比直接投資有色金屬期貨,有色金屬ETF能以更小的成本完成4種有色金屬期貨的分散投資,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比直接投資有色金屬期貨小。
原文:http://futures.hexun.com/2013-05-31/154705295.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