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8 00:57:5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美國總算就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了協議,但因協議本身不盡如人意,加上技術面特征,致使美元在消息明朗后僅短暫上漲,其后大跌。未來債務問題將暫不受關注,取而代之將是經濟本身,或者說焦點在美聯儲何時縮減QE方面。協議空洞無物
周三美盤時間,當時消息未明,國會參眾兩院只是先后分別對預案進行投票,所以美元走勢相對平靜。北京時間周四上午,兩院投票均順利通過,總統也簽署了法案,所有消息均明郎,美元其后稍有上沖即展開大跌。截至北京時間周四20:20,兌英鎊跌1.02%,美元指數則跌0.86%至79.782點。
美元大跌在技術面和基本面上都說得過去。技術上,“聽到消息買入,消息證實賣出”早成為金融市場教條。基本面方面,主要因為這次協議仍是短期性質,并未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兩黨在政府預算上的分歧,所以易被視為利空。此外,一些評級公司下高或威脅下調美國債信評級也致美元承壓。
根據最新達成的協議,美國政府舉債期限也頂多延至明年2月7日,該方案只是較前周共和黨所提出的“延長6周”好一些,許多問題壓根就沒解決。因此,提前介入的美元多頭極易作鳥獸散。
共和黨人對民主黨及總統在削減赤字努力上顯然十分不滿,這也是兩黨分歧所在。在具體的攻擊點上,共和黨人選擇了備受爭議的2010起實施的醫保項目。這次兩黨純粹是將分歧解決時點往再向延長,協議雖然達成,但應解決的問題一個也沒涉及。
債務上限問題還有其他副作用,比如其可能影響美聯儲決策,因為既然未來兩個多月美國債務談判還將舉行,勢必會使得美聯儲在縮減量寬政策方面顧慮較多。目前,市場一般猜測美聯儲或因此而更晚地采取縮減量寬政策,這顯然利空美元。
QE前景重成焦點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午后,美聯儲公布了反映各分區經濟情況的報告,即所謂“褐皮書”,這向來極受市場重視,因這將決定美聯儲何時縮減或退出QE。
不過,這份報告偏軟,對美元構成了額外壓力。美聯儲在這份報告中表示,美國經濟在9月至10月7日前繼續以溫和至適度的步伐擴張,但圍繞華盛頓預算之爭的不確定行導致信心有所減弱。
按上述“褐皮書所”暗示的,既然預算之爭會導致國民信心減弱,那么顯然未來兩個月美國國會仍處于巨大的爭執之中,因兩黨不可能拖到明年初再來討論余下未解決問題。
美聯儲計劃10月29~30日召開利率會議,由于部分經濟指標因政府部分部門停擺,包括月度非農就業報告在內的一些數據并不太全面,所以這次會議宣布縮減QE的機會微乎其微。下次會議在今年12月,再往后到明年1月,但每次的不確定性都不少。
周四稍晚及周五,美聯儲將有多名官員發表講話,如達拉斯聯儲主席費希爾等,估計這些美聯儲委員不太可能發表鷹派言論,反而可能借機攻擊國會,故美元短期內仍可能承壓。
英鎊或將走強
本月一直處于調整狀態的英鎊似有再起一波的跡象,其于本周四大升0.97%至1.6105美元,一舉向上突破所有中短期均線,形態趨好。美債協議達成本身對多數非美貨幣利好,但英鎊卻另有些自身利好。
本周三,數據顯示,英國9月份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4.17萬人,創1997年以來最大的單月降幅,此前市場預測中值僅為降2.5萬人。雖然失業率仍持穩,但薪資增長相對疲弱。此外,本周四英國公布的9月份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2.2%,分別優于預測的增0.4%和增2.1%。
周四,英國《衛報》引述英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戴爾的言論稱,英央行 “有可能在2014年加息,至少比8月時英央行所預測的時點早了兩年”。也許這樣的言論稍有些夸張,但英央行會更早加息應是大概率事件,故英鎊再起一波機會目前已有不小,宜持多頭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主要貨幣中,英鎊是少有的具有加息預期的貨幣。物以稀為“貴”,操作上即使恐高而不敢追漲,但至少不宜做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