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5 01:06: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自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又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正在積極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
昨日 (1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瀚華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瀚華小貸)相關部門證實,瀚華小貸目前正攜手銀河證券積極準備專項資管計劃。不過,對于資管計劃的具體細節,瀚華小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出于其他方面的考慮,公司對于這方面的信息還比較謹慎,因為這個事情目前還處在推進階段。”
仍處于推進階段/
2013年6月底,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獲得證監會批復,成為首單獲批的基于小額貸款的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產品。
昨日,據深交所最新公告,根據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申請,交易所將自2014年1月15日起在綜合協議交易平臺為“東證資管-阿里巴巴4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東證資管-阿里巴巴5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提供轉讓服務。
在該專項計劃中,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以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方式募集資金,購買阿里旗下小貸公司的小額貸款資產。據悉,此前1、2、3號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一經推出均獲市場熱捧,這也激發了券商對小額貸款公司資產證券化產品設計的摸索,同時也讓小額貸款公司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現在金融創新很多,比如互聯網金融也是大家一窩蜂地上。對于小貸公司的資產證券化我覺得未來是一個趨勢。”一位小貸公司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旦小貸公司的信貸資產證券化之后,資金回籠的速度就會大幅加快,相當于縮短了資金循環的周期,這對于小貸公司是非常有益的。”
昨日,有市場消息稱,近日銀河證券向證監會提交了 “瀚華小貸X號”專項資管計劃的申請材料,正等候受理。據證監會官網披露,證監會于2013年12月26日接獲材料,31日通知補正,目前還未收到補正材料。從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管計劃的經驗來看,正式獲批還需要數個月的時間。
對此,瀚華小貸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目前確實是想促成這項資管計劃,所以在此之前還不方便透露具體信息。“因為這個事情目前還處在推進階段。”記者從瀚華小貸公司官網上了解到,瀚華小貸公司于2008年9月在重慶創立,現已在成都、天津、沈陽、南寧、深圳等地設立獨立法人機構,主要從事小額信貸業務。據悉,瀚華小貸謀劃資產證券化已久,目的是彌補銀行貸款缺口。
對券商吸引力有限/
如果說阿里小貸是依托阿里巴巴集團的雄厚實力才得以嘗鮮小額信貸資產證券化,那么瀚華小貸一旦促成第二單基于小額貸款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對于小貸行業來說,無疑具有較好的示范效應。
銀河證券分析師白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是小額貸款類資產證券化的首次嘗試,具有重要意義。不過,阿里小貸并不屬于典型的小貸公司,對于普通的小貸公司來說,本身公司體量不大,不是上市公司,融資渠道也比較有限,這樣的項目如果能夠推廣,對其本身業務的效率應該有很大的提升。
根據銀監會2008年發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小貸公司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且只能向不超過兩家金融機構借款。
在白舟看來,小貸公司想要走上資產證券化的路并非易事。對于券商來說,為這類普通小貸公司的信貸資產設計資管計劃并不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這種公司本身業務規模不大,體量不會太大,而且現在很少有機構做這種項目,因此券商做這個業務掙不掙錢,都是值得懷疑的。”白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券商開始做這個項目不是為了賺錢,而且為了這種新模式的探索,資管項目做出來的并不多,所以還是在摸索當中,而且也是希望從一些小的項目著手,未來再慢慢做比較大的項目。
“對券商來說,收入主要來自于券商承銷這塊,以及服務費、手續費,因此如果體量小的話,對大券商來說意義不是那么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小貸公司資產證券化的風險性也要高于銀行業的資產證券化。白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本身小貸公司的壞賬率相對比較高,因此做這種產品在風控上顯得比較重要,與信托類資管計劃相似,設計這類結構化產品,券商有時需要用自有資金去管理資產證券化的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