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油城”玉門轉型之惑:風電產能利用不足 貢獻地方財稅僅兩成

          2014-03-07 01:05:01

          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玉門轉型僅依靠風電產業,是否會重蹈當年陷入“石油獨大”的覆轍?

          每經記者|張靜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靜 甘肅玉門攝影報道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靜 甘肅玉門攝影報道

          因誕生中國第一口油井和中國第一個油田,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這座西北小城,曾被譽為中國工業的搖籃。在鼎盛之時,這里曾有13萬居住人口。然而,隨著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這一切畫上了句點。

          2003年,玉門市政府駐地遷至向西70公里的玉門鎮。2009年,玉門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玉門開始了艱難的轉型,憑借“世界風庫”的特有資源,玉門將復興的希望寄托在了風電產業。不過,隨著風電產業的爆發式增長,風電企業微利、產能過剩、受限于電網、上繳稅收分成比例過低等困窘亦開始顯現。更大的問題在于,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玉門轉型僅依靠風電產業,是否會重蹈當年陷入“石油獨大”的覆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趕赴玉門實地調查,希望剖析玉門風電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并呈現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樣本。

          早春二月,過境的冷空氣并未對玉門造成太大影響,這座西北戈壁深處的“石油城”,午后陽光灑落之處,平添幾分暖意。

          玉門市汽車站,排隊拉客的出租車,人頭簇擁的乘客,大街上往來的行人,遷城之后的新玉門,往昔“石油空城”的影像日漸模糊。

          與之相呼應的是,距離玉門市中心不遠的廣袤大漠上,矗立著一排排巨大的白色風機,在“油城已逝”的宿命面前,玉門正試圖通過新能源——風電產業來實現自我救贖。

          由此,玉門對于風電的規劃也頗為宏大,玉門風能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在2000萬千瓦以上,而玉門計劃開發的規模為1180萬千瓦,“十二五”末將建成500萬千瓦。

          然而,從“石油搖籃”到“捕風之城”的轉型并非那么容易。據玉門市能源局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玉門市已建成風場17個,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

          繁榮數字的背后,卻難掩風電企業微利,發電量和并網率低,產能嚴重不足的事實。以大唐玉門低窩鋪風電場為例,因電網限電嚴重,風電場實際發電量不足50%,其在近三年每年虧損約2000萬元。

          此外,寄望于從風電中獲得稅收并與地方經濟掛鉤的玉門市政府,現實亦非理想。玉門國稅局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風電企業的稅收分成上,地方財政所獲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比例分別只有15%和20%,地方財政在風電受惠上并不明顯。

          更潛在的風險在于,蘭州大學一位長期研究新能源的專家擔憂,發展風電代替石油枯竭的玉門,過度依靠于單一的風電產業的轉型,可能又會陷入 “一風獨大”的循環夢魘。

          風企三成產能閑置

          從嘉峪關乘坐大巴到玉門,沿途盡是空曠的戈壁灘和連綿的山脈。過了玉門東收費站,湛藍的天空下,一排排整齊排列、槳葉飛轉的白色風機蔚為壯觀。

          “玉門現在到處都是風電場。”這是當地人最直觀的感受。

          玉門市處于河西走廊 “兩山夾一谷”的狹長地帶,特殊的地形為東西風提供了天然通道。據測算,區域內風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的在2000萬千瓦以上。

          面臨石油資源枯竭和石油工業衰落的困境,擁有“世界風庫”資源優勢的玉門,將目光投向了風電產業。

          玉門市能源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996~2013年,玉門已經建成三十里井子、低窩鋪、昌馬、黑崖子等17個風電場,安裝1200臺以上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200萬千瓦。截至目前,在玉門投資風電場的企業包括國電龍源、大唐、華能、中電國際、華電、中節能、中海油7家“國字號”能源企業。

          不過,繁榮的數字難掩現實的尷尬。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盡管玉門風電企業眾多,裝機規模龐大,但風企普遍面臨微利、發電量和并網率低、產能嚴重閑置的問題。

          以大唐為例,該公司在玉門共投建了3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近40萬千瓦。其中最早投建的大唐玉門低窩鋪風電場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因電網限電和容量有限,風電場不能滿負荷發電。

          “正常情況下我們風電場一年可發電1.7億~1.8億千瓦時,但實際能只發到1.2億千瓦時,電網限電有電送不出去。”上述風電場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產能閑置直接影響到企業效益,目前大唐玉門低窩鋪風電場每年虧損2000萬元。

          對于上述說法,低窩鋪風電場宣傳部門負責人并未表示異議。另外,玉門市國稅局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證實,目前大唐玉門低窩鋪風電場的確在虧損。

          不過,低窩鋪風電場并非一開始就虧損。該風電場負責人介紹,除了受電網限電的影響,近年來風電場爆發式增長也是導致部分產能閑置的重要原因。“這3年才開始虧損的,我們風電場建設得比較早,起初幾年風電場少,電網限電少,后來風電場多了后,限電就厲害了。”

          電網限電導致產能閑置的不只大唐一家。由甘肅華電玉門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投建的華電黑崖子風電場,同樣不能達到滿負荷運轉。

          在華電黑崖子風電場的中控室,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時刻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整個風電場的運營情況一目了然。

          中控室一位負責人介紹,黑崖子風電場2月(截至2月19日)的發電量是716.1萬千瓦時,今年的發電量為1611.7萬千瓦時。“現在風機帶了2.1萬千瓦的負荷,并不高,限電量比較嚴重,電網容量太小了,一般達不到滿負荷發電。大家都有風的情況下,我們能達到20%~30%的負荷,沒風的話能達到70%~80%。”該負責人表示。

          上述黑崖子風電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玉門風電項目接入的均為玉門330千伏變電站,但330千伏只有240萬千瓦的容量,總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所有風電企業都接進去,就會出現“僧多粥少”。

          對于風電企業產能利用不足的現狀,玉門市官方并不避諱。該市能源局副局長史玉寶向記者證實,由于電網容量太小,現在并網的發電的確達不到滿負荷,尤其是通過玉門330千伏變電站進入酒泉750千伏變電站的時候,通道太窄。但是,對于風企所稱實際產能利用不足一半,史玉寶并不認同,“據我們統計風企上網實際發電水平平均70%”。

          史玉寶表示,在電網方面玉門政府一直在積極協調,往上打報告,希望解決電網限制的問題。此外,政府計劃上馬一些高載能的項目,以消化部分不能外送的電力。

          地方財政受益有限

          在石油資源逐漸枯竭后,玉門希望風電替代石油成為當地支柱產業。

          然而,現實遠非期望的那么美好。寄望從風電產業獲得稅收,并將其與地方經濟掛鉤的玉門,并沒有因為風電產業的迅速壯大,實現財稅收入的顯著提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玉門市能源局獲悉,自1996年安裝第一臺風機以來,玉門市風電產業累計投資額度為190億元,與龐大的投資相比,玉門從風電上獲得的稅收收益則顯得很微薄。

          玉門市國稅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發電量達到30.27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13.71億元,實現增值稅559.11萬元(實際入庫279.56萬元),實現所得稅700.80萬元。

          “按照政策,50%的增值稅即征即退,279.56萬元實行了退稅,實際入庫的增值稅只有一半。”玉門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存在稅收優惠政策,很多風電企業并不能馬上為玉門市帶來財政收益,在所有投建風電場的企業中,目前只有甘肅大唐玉門風電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大唐玉門)和中節能港建風電(甘肅)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港建)兩家上繳利稅,且前者只繳增值稅,后者只繳企業所得稅。

          據上述玉門國稅局人士預計,中節能港建預計2015年以后才繳增值稅,另一家企業甘肅潔源風電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11月以后將上繳增值稅,是300萬元(按50%退稅,實際只繳150萬元)。

          據史玉寶測算,風電企業全面繳稅,至少還需6~8年。

          除了稅收政策優惠,稅收分成比例也是導致玉門市風電財政薄弱的一個原因。上述玉門市國稅局人士告訴記者,風電企業主要上交的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分成比例是,75%歸中央,10%歸省級,15%歸當地;所得稅的分成比例是,60%歸中央,20%歸省級,20%歸當地。

          該國稅局人士坦言,風企對玉門當地稅收的貢獻率還是很低。建了這么多風電項目,裝機量這么大,但從入庫的稅收來看,對地方財政沒有多少促進。“一方面是因為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另一個原因是,在分成比例上,玉門地方政府占得太低。”

          盡管風電對于地方政府財稅的貢獻有限,但當地政府看中的是風電產業的長遠效益。史玉寶表示,一個風電場建成后,對于地方經濟有長遠貢獻,風電企業只要開始繳稅,政府就會有穩定的稅收。“我們測算過,一個10萬千瓦的風電場一年的稅收就有1000萬元,地方政府如果能拿到三成的話,就有300萬元,這個數額還是很可觀的。而且風電收益很穩定,只要發電就有收入,而且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很大,這個行業從長遠來說絕對是樂觀的。”

          “一風獨大”存隱憂

          在玉門市政府看來,石油資源枯竭后,風電將是最好的替代產業。

          “我們的風電場都建在戈壁灘上,大片的戈壁灘沒別的工業企業,種地又沒有水,只有建設風電場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國家對于新能源是長期支持的。”史玉寶告訴記者。

          史玉寶的看法亦是玉門當地政府的共識。在此期望下,玉門風電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按照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建設要求,玉門占了三分之一,瓜州占了三分之二。

          “2008年開始,玉門進入爆發式快速增長期,2009~2011年這三年增長最快。”史玉寶表示。

          史玉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玉門可開發的風電為2000萬千瓦,規劃的是1180萬千瓦,到2016年玉門規劃裝機量要達到500萬~600萬千瓦。“其中,我們列入酒泉規劃的容量是254萬千瓦,酒泉規劃外我們又爭取到了350多萬千瓦,目前拿到路條的是275萬千瓦。”

          2014年,玉門的主要目標是完成華電另一個風電場項目——裝機容量40萬千瓦的麻黃灘風電場。據了解,這40萬千瓦是已列入酒泉市規劃的,而在酒泉市規劃外,玉門已規劃了青石梁和寬灘山、紅柳泉等風電場項目,前者裝機容量約180萬千瓦,后者則為230萬千瓦。

          “青石梁和寬灘山項目已完成測風、土地勘探,計劃‘十二五’末‘十三五’初建設。”史玉寶說。

          目前,風電產業已是玉門的首要產業,新能源已占到當地固定資產投資比例的三分之一。據玉門能源局估算,投資一個1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風電場,政府需要投入8億~9億元。

          然而,對于玉門過度依賴風電產業轉型模式,亦有學者表示擔憂。

          蘭州大學一位長期研究新能源的專家告訴記者,國內風電企業微利已是不爭的事實,玉門寄托風電替代石油拉動地方經濟,但風電對于地方經濟的帶動到底有多少值得檢驗。此外,玉門之所以陷入石油枯竭的危機,很大程度上和過度依賴于石油產業,產業結構單一有關。如今玉門選擇風電作為替代產業,依靠單一的風電產業轉型,是否又會陷入“一風獨大”的循環夢魘?

          上述學者介紹稱,風電項目投資額度巨大,國內許多地方的風電項目建起來后,能夠滿負荷運行并盈利的很少,面臨著微利或虧損、電網配套低等諸多限制。

          實際上,玉門市政府已經意識到了“一風獨大”潛在的危機。史玉寶表示,玉門不僅僅是依靠風電產業。僅新能源方面,除了風電,還布局了水電、火電、光電、生物質能發電等項目。

          據玉門市委宣傳部提供的資料,在產業規劃和布局上,玉門市目前形成了“一區三園”,即玉門市經濟開發區,玉門—酒泉循環經濟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石化工業園。

          “不能說只有風電,我們還有很多板塊,比如循環經濟產業園、煤化工產業、新能源裝備制造,以及圍繞風電的相關產業。此外,雖然面臨石油資源枯竭的問題,但石油產業目前還是玉門的主導產業。”史玉寶稱。

          記者手記

          玉門:一座城,兩種命運

          每經記者 張靜 發自甘肅玉門

          2月19日,玉門,晴天微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二次來到這座西北小城。

          玉門汽車站所在的區域位于鐵路以北,當地人習慣將之稱為 “新城”,因為這片區域多是在13年前玉門市政府遷至這里后新近開發的,政府機關單位和一些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均位于此,馬路平整視野開闊。

          伴隨著玉門遷城,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口前來“做生意”,43歲的馬師傅就是其中一個。馬師傅原為甘肅臨夏人,幾年前和家人來到新的玉門市,跑起了出租車生意。

          談及當初來玉門的選擇,馬師傅非常滿意,“別看玉門人少,但我們每天拉的生意很不錯”。

          對于玉門目前的發展,當地政府也頗為滿意,指著玉門市政府前面的人民廣場以及遠處的人工湖,玉門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士向記者感慨道,這里以前就是一片戈壁灘,現在都發展起來了。

          “這幾年玉門市發展挺快的,對于縣級市而言,城市建設算是不錯的了。”上述宣傳部人士坦言。

          相比新市區的欣欣向榮,與之相隔70公里的老市區又是另外一番光景。盡管記者之前看過諸多關于玉門老市區衰敗的文章,但真正踏入這片土地時,依然被空曠而荒涼的景象所震撼:老市區隨處可見的廢墟、緊閉大門的商鋪、早已閑置的石油工人電影院、長滿雜草的職工醫院、成片空著的住宅區、市政府及企業搬遷后留下的空樓……若不是三三兩兩的石油工人,以及零散的行人,初來乍到的訪客可能會以為這是座“空城”。

          玉門市政府的搬遷,讓一座城被分割成了兩半,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意思的是,對于兩個市區,官方層面亦有不盡相同的態度。談及玉門新市區,當地政府官員總是滔滔不絕,對于老市區卻諱莫如深。

          盡管在外界看來,老市區像是一座被遺忘的城市,但當地政府并不愿意聽到外界將之稱為“空城”。“老市區只是城市萎縮,而且我們并沒有放棄老市區,這里將布局石化產業區。”當地官員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站在线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