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2 01:21:15
昨日 (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為推動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建設,規范交易活動,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加快推進現代流通方式,上海市商務委會同市金融辦、自貿區管委會制定了 《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力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上海自貿區再度傳出利好:對于處于市場前沿的大宗商品來說,將能借自貿區新規東風,開辟行業發展新藍海。
昨日 (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為推動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建設,規范交易活動,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加快推進現代流通方式,上海市商務委會同市金融辦、自貿區管委會制定了 《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的出臺,被認為是推動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建設的重要依據。
易貿資訊宏觀分析師馬泓指出,《規定》的出臺對自貿區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商品交易機構和平臺而言,具有可操作性,未來將有助于企業減少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起大落給國內市場帶來的風險。對于生產商而言,將增強對原材料價格風險的管理能力;對貿易商而言,貿易品種將增多,但傳統套利空間可能隨之被壓縮。
鼓勵“合并同類項”/
記者注意到,《規定》鼓勵同類型的交易市場合并設立。
《規定》提出,交易品種為國內進出口量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價格不含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交收的大宗商品尚未辦理進口報關手續、或已完成出口報關手續的大宗商品現貨市場應向自貿區管委會提交項目方案,且市場經營者應當具有大宗商品領域行業背景,過往三年經營無違法記錄。
《規定》所稱大宗商品現貨市場,是指由買賣雙方進行公開的、經常性的或定期性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活動,具有信息、物流等配套服務功能的場所或互聯網交易平臺。
“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本質是一個交易平臺。它的開放將完善自貿區服務種類。”卓創資訊研究員宋廣智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目前自貿區的“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涉及服裝、服飾、嬰幼兒用品、3C電子產品、化妝品、箱包等六大類熱門商品。如果推出此平臺,將強化進行“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爭奪”的試點功能。
宋廣智認為,我國目前在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上缺少一個強有力的交易平臺,《規定》的出臺,可以鼓勵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搭建貿易平臺,爭取大宗商品話語權。
而在馬泓看來,《規定》對生產商而言,其對原材料價格風險的管理能力將增強。通過航運和貿易手段提升自貿區在大宗商品現貨資源配置上的優勢,隨著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包括結算、管理、法規體系等,區內設立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平臺將成為現實。
“對貿易商而言,貿易品種將增多,但傳統套利空間可能隨之被壓縮。對第三方機構而言,第三方平臺性企業有望在大宗商品價格風險評估市場上獲得充足的發展空間。”馬泓指出。
八大現貨市場有望受益/
我國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的發展,伴隨著爭議和質疑,伴隨著管制和反管制。而今年央視“315”曝光了國內眾多現貨白銀交易平臺黑幕后,更在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生意社發布的 《2013中國大宗商品交易數據服務及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市場定位不明確、法律法規缺失,無法可依、投資建設市場成本較低,投資主體魚龍混雜、規模小且各自為營缺乏國際競爭、現貨企業參與力度仍不夠等。
而上述《規定》出臺,也讓近年來一直深陷清理整頓漩渦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感受到了嚴冬過后的春意。其中,擬在今年落戶上海自貿區的八大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有望率先受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首批拿到“通行證”的八家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包括寶鋼集團的鐵礦石交易中心、上海有色網的有色金屬交易中心、邁科金融的有色金融交易中心、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的棉花交易中心、易貿集團的液化工品交易中心、上海石油交易所的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的白銀交易中心,以及上海鋼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涉及能源化工、農產品、礦產品、有色金融、黑色金屬等多個品種。
中國物產大宗行業首席分析師何魯平表示,“大宗商品本身具有多樣化性質,具有強烈的區域特性,貿易流通環節方式多變,結算模式更顯復雜化。這也是政府方相關政策遲遲未能落實的原因之一。”他認為,目前上海自貿區推行的新政策主要以強化市場規劃經營,形成一個良性的貿易市場經濟循環為主。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一直處于低迷態勢,國內需求增長緩慢,粗鋼產量依舊高企,社會庫存仍處高位,鋼企利潤下滑等現象持續發生,而鋼企也深陷產能過剩怪圈,同時,2014年環保整頓又給行業帶來重壓。但近年來,鋼鐵電商和出口外貿異軍突起,儼然成為了鋼鐵行業擺脫困局的一個全新途徑。
生意社鋼鐵分社主編何杭生對記者分析指出,此次自貿區新規的出臺,集合了鋼鐵電商和貿易進出口的雙重優勢,對我國鋼鐵行業來說,可謂雪中送炭。有利于鋼鐵企業做在線交易時,享受到自貿區在稅收、金融和資金方面的優惠政策,也緩解了鋼企的資金鏈緊張問題。而由于自貿區的現貨平臺需集合“交易、托管、清算、倉儲”等諸多因素,更是節省了鋼材的倉儲、物流成本,進而提升了鋼鐵行業整體利潤水平。
同時,何杭生認為,自貿區現貨交易平臺要求第三方監管和經營者本身不得參與交易,那么就會杜絕價格炒作和虛假成交等因素,對于我國鋼鐵行業誠信和公平經營具有促進作用。所以,此次《規定》的出臺,對于我國鋼鐵行業來說,實際意義遠大于宣傳招商的經濟意義。
由于《規定》沒有給出更具體的細則,尤其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因此宋廣智認為,《規定》可視為一個綱領性的文件,但具體實施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
相關鏈接
自貿區“文化開放”細則落地游戲機市場“松綁”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上海自貿區設立后,市場對于娛樂性外資企業注冊設立、游戲主機生產等在內的一系列文化領域政策的放開一直翹首以盼。日前,“文化開放”細則終于靴子落地。
4月21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文化市場開放項目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包含了游戲機、游藝機銷售及服務,演出經紀和娛樂場所三大領域。
《細則》公布后,引發了新一輪市場猜想。機構認為百視通(600637,SH)、 歌 爾 聲 學(002241,SZ)、水晶光電(002273,SZ)等上市公司或將受益。對此,易貿資訊宏觀分析師馬泓表示,“自貿區的文化市場開放,將給這個城市的文化生活帶來變化。《細則》的公布有利于傳媒娛樂產業發展,并有助于國外傳媒娛樂產業投資者向上海匯集。”
游戲機市場14年后終解禁
為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戲,國務院辦公廳2000年6月轉發了文化部等部門 《關于開展電子游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意見》規定,“自本意見發布之日起,面向國內的電子游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生產、銷售即行停止。任何企業、個人不得再從事面向國內的電子游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的生產、銷售活動。”
去年9月底,上海自貿區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規定,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國內游戲游藝設備可面向國外市場銷售。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32項關于上海自貿區外商投資準入的政策改革通知,其中包括游戲機解禁。
而上述《細則》的出臺,意味著涉及自貿區文化市場相關方案已經完善。此次公布開放的三大領域為:自貿區將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游戲游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取消外資演出經紀機構的股比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在上海市行政區域內提供服務;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在自貿試驗區內提供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自貿區內外資及合資的文化企業數量不多,主要是因為受到相關政策限制。而自貿區建立后,市場加大了對外資企業注冊設立、游戲主機生產等一系列文化領域政策放開的預期,并預期該領域有望實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如今《細則》的出臺落地,意味著娛樂性外資企業在自貿區注冊設立的難度將有所降低。此前有多位文化產業界人士指出,從短期看,自貿區的文化服務開放措施為上海及自貿區的演藝娛樂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具有樣板效應;從長遠看,不僅會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產生廣泛的影響力,還將激勵全國演藝娛樂產業的繁榮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熱傳的游戲禁令有望解除。《細則》規定:上海自貿區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但向國內銷售的設備不得含有押分、退幣、退鋼珠等賭博功能,應當具有合法知識產權,有利于傳播科學、藝術、人文知識,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同時,《細則》規定,上海市文廣影視局作為審批受理單位,只有通過該局的內容審查,游戲游藝設備才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這意味著被禁14年之久的內地游戲機市場重獲解禁。
談及這一利好,馬泓認為,“中國游戲市場潛力巨大。2013年全球游戲市場規模約4500億元(人民幣),中國游戲行業的生產總值約1230億元。此番外資的入駐,將對國內相關企業起到推動作用,百視通已與微軟在自貿區內開展合作,預計未來會拉動液晶面板等商品的需求。”
為文化產業帶來巨大商機
除了游戲游藝市場獲得解禁外,《細則》也對外商投資的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場所、娛樂場所等方面做出規定。
《細則》規定,外商投資演出經紀機構申請《營業性演出許可證》的,應當提交包括3名以上專職演出經紀人員的資格證書在內的多項材料,演出場所要提供包括演出場所的方位圖與內部平面圖在內的材料。
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和銷售情況、外商投資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場所、娛樂場所的經營活動情況,都將納入上海文化市場經營主體誠信管理體系。《細則》還特別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投資者和在國外居住的中國公民在自貿區內設立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和銷售、設立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場所和娛樂場所的,適用本細則。
馬泓分析認為,“從細則來看,自貿區是原則上同意外商投資企業直接在自貿區興辦演出經紀公司,為上海市民提供服務。若外資演出經紀機構在上海市區內舉辦經營性活動的商演,則只需要向市文廣局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即可。這將推動和吸引更多國際性的演出來到上海,助推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
而在娛樂場所方面,《細則》取消了自貿區內對于娛樂場所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允許合資、獨資建立娛樂場所,并簡化了設立場所的相關考察程序,改由市文廣局有關部門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做出決定。馬泓指出,《細則》進一步細化了實際操作過程和準入門檻,使娛樂領域的外商投資具有可操作性。
“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歸結為‘海派’,其實質是商業化的發展模式。當經濟發展在文化方面得到激化時,本地經濟將得到新的增長動能,本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將發生并樂于接受新的沖擊和變化。”馬泓分析指出,自貿區對文化企業的開放,可讓更多的大企業大規模地進入,這其間就包括無窮的商機。就相關產業機會而言,上下游紙張、光碟、印刷機械、相關設備的交易,國際藝術品拍賣、展覽與廣告、教育和培訓等各種服務,甚至一些中小文化企業都空間無限。
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上海自貿區的相關文化概念股包括:百視通、東方明珠(600832,SH)、新文化(300336,SZ)、新華傳媒(600825,SH)、姚記撲克(002605,SZ)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