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保險:基本面持續好轉 滬港通帶來想像空間

          2014-07-29 00:28: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唐強    

          每經記者 唐強

          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之間,大半年光景已經過去!

          就在這不經意之中,A股四大上市保險企業已經陸續披露了上半年的經營數據,3家險企保費收入增加明顯,行業平均增速接近11%。面對良好的業績,股價長期低迷的保險股贏得市場關注,各大券商紛紛發布看好研報。此外,伴隨著渠道放開、險企投資收益有望趨于穩定以及滬港通帶來的想象空間,A股保險板塊對資金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上半年保費平均增長11%/

          近日,A股四大上市保險企業2014上半年保費收入已經火熱出爐。數據顯示,相關險企保費收入總計為5511.47億元,整體同比增長10.94%。

          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新華保險(601336,收盤價24.96元),今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667億元,同比增長29.85%;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43.83元)以1792億元的保費收入緊隨其后,同比增長24.19%;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19.94元)保費同比增長9.84%達1083億元,排名第三。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壽(601628,收盤價14.84元)的保費收入出現了下滑,同比下降2.81%至1969億元。據悉,這主要是因為其去年同期保費收入基數過高。此外,二季度銀保新規的實施也有一定影響。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26日,新華保險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4上半年將實現凈利潤35億元左右,同比增幅將會達到60%左右。面對業績的大幅增長,新華保險認為這主要是得益于保險業務和投資收益的累積增加。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四大保險股上半年保費的改善來自于投資、差異化的產品策略和個險渠道的投入等因素。目前,上半年上市險企基本完成沖量目標,這使得保險公司下半年有足夠的空間去調整業務價值,預計下半年保險公司個險主要以長期期交為主。

          華融證券則判斷,保險行業已經扭轉了過去兩年的低迷增長態勢,險資運用余額在4月份小幅縮減后已經恢復增長。其中,債券投資環比增速3月份起持續提升,占比也從二季度開始明顯提升,權益類投資比例上限的提高也有助于險資未來投資收益預期的改善。

          渠道放開 投資收益趨于穩定/

          眾所周知,保費、投資和資本構筑了保險行業的基本面,因而對于保險行業基本面趨勢的判斷,實際上是對這三個因素趨勢的判斷。如果三個因素同時惡化,體現到股價上就是單邊下跌趨勢;如果三個因素同時改善,股價就會企穩回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0年至2012年,保險資金受投資渠道有限和大盤拖累,收益率長期在5%以下,甚至有兩年徘徊在3.4%附近。雖然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調節股票的浮虧,但長期的熊市使其不得不通過計提資產減值的方式來兌現浮虧,單純依靠股票投資的彈性對投資收益的影響太大。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2012年后,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的持倉趨于穩定,股票主要以分紅較好的銀行類藍籌為主,這類藍籌股分紅率較高。在2013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中,權益投資對投資收益的貢獻度已經下降到10%以內,而這一數字2009年時在40%以上。

          實際上,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早已出爐,對于保險業最大的規劃主題要數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寬,并且在政策上將長期進行鼓勵和支持。2014年,保監會又接連出臺多個投資新規,保險投資的限制進一步被放開。主要體現在: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股票;放寬歷史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的比例限制,由保險公司自行決定;簡化比例監管,抓大放小,取消大類資產內部具體投資品種的比例限制。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在前端放開的推動下,上市保險公司2013年投資收益率回升到5.04%。2014年將繼續拓寬新型投資渠道,減少對大盤依賴,提高收益穩定性,配置在債權計劃等新增資產將帶來更多機會,預計收益率將上行至5.2%以上。

          H股較A股普遍溢價/

          與其他行業不同,保險企業的資產主要是債券和定期存款,目前資產的安全性依然較高。

          根據廣發證券的數據,目前上市保險公司每年可持續的凈資產增長在12%~20%,但估值卻仍在歷史的底部區域。2014年,四大上市險企的PB(平均市凈率)只有1.4~1.6倍,按當前股價和中國平安凈資產增速維持在20%左右計算,2年后平安將只有1倍PB。

          同樣,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凈資產增速在12%~15%計算,3~4年后的PB也只有1倍。與歷史數據對比來看,上市險企目前的估值水平基本上與過去幾個歷史低點時的估值水平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據眾多媒體報道,滬港兩市交易所將舉行大規模滬港通測試,滬港通會員單位需在7月底前完成技術準備工作;交易所計劃在8月底前完成第一次全網測試;在9月中旬前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市場測試,滬港通在10月推出的可能性比較大。實際上,滬港通正在加速推進過程中,目前兩地眾多券商已申請參與滬港通試點,并占各自市場擁有經紀業務資格會員總數的大部分。

          隨著滬港通推出時間的日益臨近,各路投資者正厲兵秣馬,潛在的炒作標的蠢蠢欲動。從投資風格來看,A股與港股差異十分明顯,A股投資者對老牌藍籌關注度持續降低,對熱點概念、題材股則厚愛有加;而港股市場則恰好相反,中長線投資者占比較大,對傳統藍籌較為看好。

          對此,有投資人士認為,在滬港通即將推出的預期下,資金或將借滬港通布局低估值藍籌股,帶來市場風格切換,金融等低估值藍籌板塊將受到市場關注。其實,滬港通明顯的特點就是AH兩地上市的標的將有望實現“同股同價”,這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掘金的機會。

          整體來看,平安證券研報認為,滬港通推出會利好A+H上市的保險公司。目前,A股上市保險公司中,除新華保險外,其余三家保險公司H股相對A股的溢價在20%左右。因此未來滬港通實施后,從博弈角度看,其A股股價上漲的概率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久久 |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日韩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