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9-01 20:46:31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今天(9月1日)下午,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茅在中國品牌經濟高峰論壇上表示,要加大對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特點是競爭規律,正確處理好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截止2014年6月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達1425.7萬件,累計注冊量達907.5萬件,已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國年度商標申請量188.15萬,約占世界年度申請量的41%。
張茅表示,“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的認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品牌的差距明顯,迫切需要提高對品牌助推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據統計,目前我國擁有自主品牌的外貿企業約占外貿企業總數的11%,所占比例明顯偏低。據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期對25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顯示,“中國制造”的廉價“王位”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中國與美國對比為例,2004年,我國的制造成本比美國低14%,如今只低5%。照此趨勢發展,到2018年,我國的制造成本將高于美國。這說明,我國需要大力加強品牌建設,應對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消失的影響,努力形成新的品牌競爭優勢。
張茅認為,要充分認識品牌的主題是企業,品牌建設要充分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政府可以積極引導企業的主體地位,政府可以積極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培育,但不應也不能主導企業的品牌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我國企業品牌競爭力存在的差距要求我們著力增強培育品牌競爭力的意識。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3年“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僅有25個,而美國則有232個,法國有47個,日本有41個。
而且,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入榜品牌行業的基本分布在制藥、互聯網與零售等競爭性領域。而我國入榜品牌行業基本集中在石油化工、郵電通信、電力和銀行等壟斷領域。
張茅表示,政府一方面要幫助企業提升品牌意識,另一方面,要引導企業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美國、日本、歐盟等經濟體的品牌推廣投資占GDP的0.6%至1.5%,而我國則不到0.4%。因此要知道企業加大對品牌推廣的投資力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