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17 09:47:39
從10月份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分布情況看,火點數排名前五位的依次為黑龍江(565個)、吉林(470個)、河南(319個)、遼寧(266個)、內蒙古(114個)。其中吉林等6省(區)火點數較2013年同比均有所增加。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進入秋冬季節,秸稈禁燒工作壓力加大。
11月15日,環保部發布了10月份全國秸稈禁燒工作情況,10月份,在23省(區、市)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2168個,較2013年同比減少356個,降幅為14.1%。
但是,這位負責人指出,從前期秸稈焚燒火點衛星監測和現場檢查情況看,部分地區違法焚燒秸稈現象仍然屢禁不止,秸稈禁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對此,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孟海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做好秸稈禁燒工作,應該“疏堵結合”,通過市場化運作,推進秸稈利用產業化。
火點數同比均增加
環保部介紹,10月份,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統計結果和各地報告的現場巡查檢查結果,在北京等7省(市)未發現秸稈焚燒火點,在其他23省(區、市)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2168個,較2013年同比減少356個,降幅為14.1%。
然而,從前期秸稈焚燒火點衛星監測和現場檢查情況看,部分地區違法焚燒秸稈現象仍然屢禁不止,秸稈禁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從10月份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分布情況看,火點數排名前五位的依次為黑龍江(565個)、吉林(470個)、河南(319個)、遼寧(266個)、內蒙古(114個)。其中吉林等6省(區)火點數較2013年同比均有所增加。
從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強度看,平均每千公頃耕地面積火點強度排前5位的省份依次為吉林(0.085個)、遼寧(0.065個)、黑龍江(0.048個)、河南(0.040個)、山西(0.027個)。
近年來,秸稈禁燒工作的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焚燒秸稈的行為一直難以根除。
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將秸稈禁燒列為2014年環保專項行動重點檢查內容。
自6月份起,組成三個檢查組對轄區內各地進行現場檢查。各地也相應成立由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劃定責任區,晝夜巡查,及時制止和查處焚燒秸稈違法行為。但是,從環保部公布的近兩月全國秸稈禁燒工作情況看,山東省的秸稈焚燒火點數在全國排名均較為靠前。
孟海波認為,堵住在田間的秸稈焚燒,相關部門做了很多工作,各地方政府部門都在加大力氣推進,但是,只堵的話,成效不是很理想。
加大補貼推進秸稈禁燒
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相關文件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對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情況的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范圍。對此,各地政府高度重視,禁燒工作成效顯著。
對于如何解決好秸稈禁燒的問題,孟海波認為,“關鍵是如何對其進行較好地利用,產業的培育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激勵力度。”
據了解,湖北荊州制定并下發《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試點方案》,試點區域內每建成一座年加工規模在1萬噸以上的秸稈收儲站,評定驗收后獎勵資金20萬元,投入運營后每年補助資金10萬元。
同時為提高秸稈禁燒監管效率,租賃飛機不定期巡視禁燒區,用飛機定位系統精準定位,支持地面人員確定火點位置并予以撲滅。今年以來,荊州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此外,江蘇對秸稈還田機、秸稈壓塊制粒設備等10類農機按30%的標準進行補貼,結合燃煤小鍋爐拆除改造工作,對鍋爐改造使用秸稈燃料的,給予每蒸噸3萬元的補助。其2014年秸稈焚燒火點降幅位于全國前列,受到環保部表揚。
記者了解到,相關政府部門對于秸稈利用已經出臺了一些相應的鼓勵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鼓勵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