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6 01:06: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重慶“財信系”唯一的資本平臺國興地產(000838,SZ),此前受困于自身盤子偏小以及大股東亟待解決的同業競爭,發展一直不夠順暢,如今試圖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加速突圍。
1月15日,國興地產公告稱,子公司國興融達地產以逾1.7億元的價格拿下了重慶大足區棠香街道辦事處金星社區一幅地塊,土地面積逾7萬平方米。據了解,公司2014年10月在該區域曾拿下了另一幅地塊,兩宗地塊合計逾150余畝,成本2.6億元。
實際上,國興地產2014年10月拿地,是自2005年底拿下天原化工廠數百畝地塊以來的首次,間隔近9年之久。國興地產董事長鮮先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一直都在尋找合適的地產項目。
2005年12月份中旬,國興地產子公司重慶國興置業以底價拿下了江北區建新西路34號宗地,也就是原來的重慶天原化工廠地塊,該宗地包括公建、學校、綠地和居住功能的總面積合計428畝,總建面88萬平方米,耗資8.8億元。
自2013年開始,國興地產也認識到了存貨嚴重不足的弊端,在當年的年報中表示,受可抵押資產等因素的限制,融資規模難以進一步擴大,資金問題已嚴重影響到重慶34號地塊“國興北岸”項目開發,于是決定2014年在重慶大足區尋找合適的拿地機會。
華龍證券重慶公司投資顧問牛陽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從拿地指標來看,國興此時有“抄底”拿地的跡象,相對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重慶新房的均價不高,在大重慶范圍內,國興可能考慮到了主城周圍房地產對公司未來估值有一定的彈性。
國興地產亦對外表示,上述地塊所處重慶市大足區位置較好,通過產品設計、銷售,有利于為公司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記者了解到,國興地產所取得的上述兩宗地塊的土地性質均為商住兼容。2014年12月,重慶國興置業聯合重慶同星匯置業總出資1億元,設立重慶棠城置業,其中前者出資7000萬元,后者出資3000萬元,各占標的公司70%與30%的股權。同時,重慶棠城置業也順勢設了資本金為5000萬元的國興棠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目的是負責大足區商業項目開發。
亞信控股集團董事會秘書榮騰洪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密集拿地對國興地產來說,這是硬通貨,有助于博眼球,增加市場業務,為后市項目銷售或增發融資鋪路。
2014年3月份,國興地產15億元的定增計劃獲得證監會受理,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品牌房企的再融資預案不斷獲批,但國興的再融資預案遲遲未有最新進展。
對此,一些重慶資本界人士將國興地產上述拿地解讀成其為此次定增鋪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