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2 17:19:39
呂新華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65%,稅收貢獻占50%以上,出口貢獻超過68%,吸收75%以上的就業,“我以前是不知道的,所以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程程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程程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全國75%以上的就業需求都是通過中小微企業來解決,看到這一數字,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直言,中小微企業已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3月2日下午,呂新華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65%,稅收貢獻占50%以上,出口貢獻超過68%,吸收75%以上的就業,“我以前是不知道的,所以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呂新華認為,中小微企業適應新常態、實現轉型升級就要依靠技術創新。
據呂新華介紹,2014年,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將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作為調查研究的重點,全國工商聯組成6個調研組,深入15個省市,召開77場座談會,走訪135家企業,訪談287家企業的出資人和管理人員。全國政協也多次進行專題調研,并就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主管部門的肯定。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從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在現行免稅政策的基礎上,將享受暫免征收增值稅、營業稅的范圍,從原本的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擴大到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此外,對小微企業從事國家鼓勵類項目,進口自用且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設備,免征關稅。
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李建明認為,受益于這一政策的小微企業“量大面廣”,他說:“大多數小微企業并沒有幾百萬元的資產總額,規模都非常小,所以,此次放寬免稅范圍,受益者會很多。”
2015年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通過降低企業和職工繳納失業保險費率,以及擴大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等。其中,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統一降至2%,初步測算,僅這一減費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張德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進一步減費降稅,能夠直接降低小微企業經營負擔,降低大眾創業成本,能夠激發創新活力,促進吸納就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