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3 17:39:46
針對這個棘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的最新提案中建言,未來應探索以社會零售藥房為載體,以家庭醫生、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為保證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引入社會資本,并開放社會零售藥店提供基礎、簡單醫療服務的限制。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破除醫療市場資源倒三角痼疾之一的有效手段,即是分級診療。
而為了深推分級診療,基層社區醫療衛生的服務能效,是不可回避的關鍵問題。針對這個棘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的最新提案中建言,未來應探索以社會零售藥房為載體,以家庭醫生、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為保證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引入社會資本,并開放社會零售藥店提供基礎、簡單醫療服務的限制。
記者獲悉,長期以來,由于社區醫療機構數量仍然有限,患者接受社區醫療機構服務的時間成本較高,居民的部分簡單診療、保健需求仍需進一步解決。
社區醫療機構屢受制約
近年來,作為我國社會衛生醫療體系的重要補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成為向居民提供基礎診療服務的最重要基層醫療機構之一。
但是,在社會基礎醫療得到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我國居民仍有大量的基礎就醫需求尚未得到滿足。但另一方面,社會零售藥店作為覆蓋范圍更廣的醫療相關機構,其軟、硬件乃至專業人才等資源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方面的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消化利用。
郭廣昌以國內較早開展基礎醫療體系建設的上海市為例,目前上海市已有30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670家服務站在全市范圍內提供基礎診療服務,但由于社區醫療機構數量仍然有限,患者接受社區醫療機構服務的時間成本較高,居民的部分簡單診療、保健需求仍需進一步解決。
尤為關鍵的是,上述這些社區醫療機構明顯受限于其規模制約,存在藥品數量限制、種類限制、額度限制等問題。
郭廣昌認為,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的相關政策精神,社區衛生服務應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社會、市場等各類資源和優勢機制實現綜合發展。社會零售藥店因其分布更為廣泛,可在提供專業藥品服務的同時為簡單診療服務提供充分的場所、人員和配套服務資源,即開展基礎門診診療服務。上述模式也已被國際和歷史經驗證明在方便患者就醫配藥,在提高基礎醫療服務效率方面是完全有效的。
建言:以社會零售藥房為流通載體
為解決上述問題,郭廣昌開出“藥方”,建議積極探索以社會零售藥房為載體,以家庭醫生、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為保證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引入社會資本,通過開放社會零售藥店提供基礎、簡單醫療服務的限制,引導群眾基層就醫、分級就醫,最終實現推動醫療服務提升和醫改深化的目的。
落點至具體操作層面,在鼓勵連鎖藥店開辦診所時,郭廣昌建議醫保、藥監、衛生等部門協調出臺專項改革意見,明確鼓勵經過審核的零售藥店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吸納社會資源來提供門診診療服務,分擔常見病、多發病的簡單診療社會職能。
同時,他建言衛生、藥監部門須盡快出臺配套細則,明確規定藥店提供門診服務的準入條件、資質要求、審批程序等;同時清晰劃分專項規定診療的病種范圍、行為規范和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等。
衛生、藥監部門在準入規定中明確門診部的處方內容實現全部電子化和網絡化查詢監控,監管部門對其服務內容進行檢查評估,評估結果直接影響零售藥店的經營資質和相關醫師的執業資格。
同時,醫保部門對符合準入條件的門診部處方授予一定范圍的醫保支付資質,
換取醫保支付范圍內合理的價格折扣,從而鼓勵和引導零售藥店通過市場競爭進一步降低藥品費用負擔。
鼓勵家庭醫生入駐合格社會藥房舉辦的診所,允許家庭醫生就近服務簽約居民,并形成考評機制;逐步實現利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手段,降低政府主辦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成本。鼓勵獲得資質的全科醫生在社會藥房開展基礎診療服務,積極試點自由執業醫師執照,允許其與多個藥房的簽約,提升服務范圍和質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