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26 16:09:26
今日,裝備概念股突然崛起,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中國北車、中國南車等強勢漲停。以下為機構精選的黑馬股。
每經編輯|何建川
中國船舶(600150):生產經營好轉海工表現優異
去年業績略低預期
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3.24億元、同比增長27.59%,實現凈利潤4419萬元、同比增長11.77%,攤薄每股收益0.03元,公司業績略低我們預期,主要是四季度研發費用確認大增導致管理費用增速超預期、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補貼收入減少,四季度單季業績虧損7分錢。
生產經營好轉,海工表現優異
去年,公司承接新船訂單61艘/899.32萬載重噸(其中外高橋造船承接32艘/713.80萬載重噸、中船澄西29艘/185.52萬載重噸),自升式鉆井平臺4座、船舶修理合同金額12.26億元、低速機353臺/829萬馬力。去年,造船完工48艘/595.56萬載重噸,比上年減少2艘/52.36萬載重噸;修船完工銷售360艘,比上年減少36艘;海工平臺完工交付3座,比上年增加3座;海工修理項目完成3艘,比上年增加2艘;柴油機完工194臺/410萬馬力。全年海工收入48.43億元、增長98.75%、毛利率提升9.35個百分點。
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減少
由于2013年將建造合同形成的資產減值損失重分類為存貨跌價準備和預計負債,我們只能看到存貨跌價準備明細。去年累計計提30.35億元減值,扣除轉回額、確認11.3億元減值損失;今年存貨跌價準備帳下計提9.53億減值,扣除轉回額、確認4.82億減值損失,我們無法確認預計負債帳下計提和轉回額;去年累計確認的存貨跌價損失6.55億元、比2013年減少5.42億元,符合我們預期。我們預計2015年計提額繼續下降,扣除轉回額的差額(即確認存貨跌價損失)也會繼續下降甚至可能為負值。
繼續轉讓江南長興造船14%股權
公司在披露年報的同時公告將繼續轉讓外高橋造船持有的江南長興造船14%股權給滬東中華造船集團,轉讓價格為4.41億元。而在2013年3月,外高橋造船就轉讓了長興造船51%股權給滬東、轉讓價18.71億元(同時收購江南長興重工36%股權、收購價6.5億元);早在2008年初,當時外高橋造船以22.85億元現金收購江南長興造船65%股權;現在看來,前后交易價格幾乎相同。此次轉讓,有利于優化造船資源、促進外高橋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為多元化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中船瓦錫蘭合資公司完成二沖程柴油機業務收購
2014年7月,瓦錫蘭集團與中船集團正式簽署協議,合作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資公司,負責接管瓦錫蘭二沖程發動機業務;中船集團(通過旗下中船投資發展)持有新合資公司70%股權、瓦錫蘭持股30%,新合資公司注冊地瑞士,原有二沖程發動機業務的管理團隊保持不變,合資公司擁有瓦錫蘭二沖程發動機技術的所有權。今年1月,瓦錫蘭公告,中船集團通過與瓦錫蘭成立的合資公司最終完成了對瓦錫蘭旗下二沖程發動機業務的收購。全球船用柴油機三大技術(德國曼恩、芬蘭瓦錫蘭和日本三菱),其中瓦錫蘭船用低速柴油機(二沖程柴油機)技術全球市場份額在25%左右,其要繼續提升全球份額、與世界最大造船集團中船集團合資是雙贏選擇。
收購和被收購,中船彈性最大
我們判斷,廣船國際將成為中船集團軍、民總裝的大平臺;從中國船舶的角度出發,未來的投資機會主要體現在被收購(民船總裝資產被廣船整合)、收購(中國船舶很可能重回動力裝備板塊,將對集團旗下中速機資產、柴油機研發資產進行整合);我們維持中船彈性最大的判斷,維持50元目標價和“買入”評級。(中信建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