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06 15:23:55
彩票業30年了,但至今沒有一家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彩票業參與者和彩票的監管、發行、銷售幾者間無法進行常態的溝通、交流,上不通,下不達。行業如何進步、成長?
其三,國家審計署公告公示后,財政部再次提及“國家彩票”。意味著彩票業體制改革或許被重啟,同時,基于“大部門”概念而衍生出的很多行業問題也有望得到解決。
據筆者研究,“國家彩票發行機構”一詞是在今年4月八部委聯合禁止互聯網售彩的文中第一次出現。以前《彩票管理條例》只提出過“彩票發行機構”一詞,“彩票發行機構”在原《條例》中僅僅指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和國家體育彩票發行管理中心。
所謂國家彩票概念是指各國政府在設立、發行彩票時,從國家整體戰略、布局出發,并不針對或者傾向于任何部門而設立、發行的彩票。這樣就意味著,原有彩票發行機構概念有可能會有進一步外延。就國家彩票概念而言,未來彩票公益金的覆蓋范圍將越來越廣,可以涉及民生、文體、環保、醫療、教育和軍事等各個領域。
這個大方向無疑鼓舞人心,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且會解決很多問題。以彩票公益金使用為例,現在都是沿用財政部的《公益金管理辦法》進行規范。
但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發問,這個辦法由彩票監管部門制定,進行過公開聽證過沒有?是否代表了國家整體利益?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財政部社保基金的組成,數據表明,彩票公益金占社保基金總盤子超過六分之一,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事。站在彩民的角度,試問,如果用一注注購買彩票的公益金拿去給社保基金,你們會同意嗎?你們認為合理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