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24 19:41:18
目前資本市場可謂哀鴻遍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認為,投資者應為進一步的波動做好準備,但是預計這種避險情緒將會消退,發達市場的股市將會回歸其上行趨勢。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目前資本市場可謂哀鴻遍野。上周美股跌逾5%,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均跌近12%,上周五紐交所輕質原油期貨更是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上周全球股市資金流出規模高達83億美元,為15周以來的最大規模。
國際大投行也紛紛圍繞此事發聲。今天(8月24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報告中稱,全球股市在上周大幅下挫,美國股市創下近四年來最大跌幅。擔心全球經濟喪失動能,很多投資者尋求在政府債券和貨幣市場避險。
Mark Haefele認為,投資者應當為進一步的波動做好準備。但是預計這種避險情緒將會消退,發達市場的股市將會回歸其上行趨勢。
他說,盡管一些新興市場的表現持續疲軟(尤其是中國、巴西和俄羅斯),但是歐美的國內驅動因素并未顯著惡化,其預計這些經濟發達地區仍在增長的軌道上。如果市場情緒進一步惡化,其認為各主要央行將會隨時伸出援手。
目前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負向因子明顯偏多,美國采購經理人(PMI)指數調查顯示,制造業增長率處于近兩年來最低,讓失望之情更加惡化。油價亦籠罩在全球需求可能下降的陰影中,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至2009年3月份以來最低。
除此之外,來自希臘的紛擾再度占據媒體版面,該國總理齊普拉斯宣布提前進行選舉,很可能在下個月舉行。在各方就避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860億歐元財政援助方案達成協議之后,提前大選增加了該國與債權人之間談判的不確定性。
但瑞銀對于經濟基本面仍較為樂觀,其新出爐的報告認為,上周經濟數據還不足以改變瑞銀對于全球增長基本面的展望。
Mark Haefele預計,中國制造業疲軟已經發生了相當一段時間,建筑行業也受到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的沖擊。但他相信中國的經濟環境不會繼續惡化,“隨著各種寬松貨幣政策的措施開始發揮效用,年底之前增長動能將會逐步提升。中國具有實施更多振興政策的能力和意愿。”
美國方面,這一全球最大經濟體面臨壓力的跡象非常有限。瑞銀報告稱,美國仍是消費驅動型經濟,經濟由穩健的就業率增長、低通脹和樓市持續走強的預期支撐。信貸放寬和低迷的能源價格也為消費需求帶來額外支持。
但這并不代表主要經濟體將毫無作為,Mark Haefele認為,美聯儲可通過推遲加息來應對市場不確定性上升。市場目前認為美聯儲在9月份加息的概率為33%,低于數天前的50%。中國、日本和歐元區的央行也同樣致力于支持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