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5-09-15 09:03:26
汽車和零部件:產銷整體下滑新能源汽車輝煌依舊;房地產:關注投資企穩窗口;建材:疆內政策不斷短期存主題博弈機會;商業貿易:關注優勢區域和低市值弱經營國企標的
商業貿易:關注優勢區域和低市值弱經營國企標的
投資要點:
國務院9月13日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從積極推進調整為有序推進,更注重在監管、產權、經營等多個方面全面深化的進行改革,主要內容和亮點有:
(1)原則目標明確:明確完成國企公司制改革、完善國資監管制度、提高國資配置效率、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四大目標。
(2)精簡國企分類,推進整體上市: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誰出資誰分類。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并著力推進整體上市。對這些國有企業,重點考核經營業績指標、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市場競爭能力關系國家安全商業類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公益類注重社會評價。
(3)強調推進股改,完善企業制度: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強調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包括推進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重在董事會建設,國企高管分層管理優化薪酬分配制度。
(4)監管從管企業轉向管資本:推進經營性國資集中統一監管,國資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
(5)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與,開展PPP試點;探索實行員工持股,主要方式為增資擴股、出資新設。
我們2014年以來持續提示零售行業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隨后2015年初鄂武商A、百聯股份、銀座股份、海寧皮城、新世界等先后出臺方案,取得較好反應。4月初再次重申此主題,本次指導意見的出臺也印證了我們對此趨勢的判斷:“零售作為競爭性行業,國企改革形式將更加多樣而不僅限于資產注入式的做大做強,包括股權激勵、引入戰投乃至國退民進的可能都是存在的,而改革的力度可能也會較大”。主要推薦邏輯在于:當前是大股東、管理層和產業資本利益空間的較佳平衡點,國企改革是大勢所趨,政府要政績,國資要保值增值、提升證券化率。很多公司2015上半年市值都創了歷史新高,近期又回調到產業資本相對覺得舒服的位置,只要合理操作,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很低,各方接受的可能性較大,資本運作的空間大大提升。同時,國企之間在規模、市值、話語權、控制權方面也是競爭的,自上而下有加快改革的內在動力,在中央的頂層設計確定后,國企改革將更加加速!
從改革的效果看,(1)首先在于能夠改善治理結構和激勵機制,實現存量資產的價值重估和經營效率改善,如此,即便在收入端暫時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憑借凈利率的提升(翻倍空間)也能帶動凈利潤端的較好增長;(2)其次,機制更為靈活之后,公司有動力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業務創新,無論是大的轉型還是微創新,都有機會帶來業務增量;(3)再次,新的更加面向未來的并購或戰略合作也值得期待,而“阿里+蘇寧”和“京東+永輝”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們重點推薦的國企改革組合:
從區域上建議優選上海、廣東兩大領先區域,以及浙江、重慶、安徽、北京等潛力區域:(1)上海本地商業股如老鳳祥、益民集團等(已發布改革方案的,仍有繼續推進空間):上海引領國企改革風氣之先,也受益于迪士尼效應,且治理和業績可改善空間大;(2)廣東區域,農產品:農批市場龍頭,資產價值高,國企改革有望實現引入戰投和員工持股激勵;廣百股份:具有整體上市的改革機會;(3)浙江,小商品城:浙江縣級國企,轉型改革動力足,資源多;(4)重慶,重慶百貨:金融創新推進,關注國企改革和低估值修復的機會(因擬整體上市停牌,靜待方案細節和復牌).(5)安徽,合肥百貨:價值型公司具有改革轉型空間;(6)北京,王府井:布局全國的A股百貨龍頭,管理改善+創新轉型,關注國企改革和春天百貨事項進展;此外,我們結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再次梳理兩類公司,并提示相關的投資機會:(1)大集團、小公司標的,或有集團資產注入機會:銀座股份(已發布改革方案):定增注入資產并引戰投和員工持股,低估值+業績彈性構筑安全邊際;合肥百貨:價值型公司具有改革轉型空間,關注可能的國退民進機會;天虹商場:組合業態經營的百貨龍頭,O2O持續推進,關注集團資產可能的運作機會。(2)低市值、弱經營標的,或有并購重組機會:傳統經營式微+轉型壓力&動力+低市值+資產價值高,產業資本青睞且有政策支持,關注漢商集團、武漢中商、北京城鄉、中興商業、津勸業、南寧百貨等。風險與不確定性:公司在改革與轉型進程及效果不確定,及對板塊估值提升壓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