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09 01:12:43
現在量化對沖主要做兩件事:第一是豐富、積累自己的策略;第二是在產品規模方面的思考。目前市場情景不合適有單個規模太大的產品。
目前市場還在恢復常態,在它完全豐富的過程中蘊藏著很大的機會。其中之一便是,日益增長的老百姓的理財需求將逐漸關注到真正有質量、風險收益匹配或者有技術活的產品當中來。之前量化對沖產品的收益率與信托、理財產品相差較遠,這是因為我們還有制度、機制上設計的缺陷,把握這些機會可以階段性獲取比較高的收益。事實上,量化投資真正的春天還沒有到。
目前國家正在各個層面進行改革,當市場無風險利率下行時,現在二十幾萬億的銀行理財產品在外尋找可投資資產時,也就印證了今年最火的一個詞“資產配置荒”,而這才是真正合理的。當沿著產品風險收益曲線往上走時,你會發現量化對沖產品的收益確定性更高,波動性以及回撤更小。 (宋雙)
信誠基金提云濤:市場公平有助量化投資發展
首先量化投資是投資的一種,可以簡單理解為把一些邏輯用數字表示出來后,通過量化分析,構建模型,獲得一個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
現在市場越來越規范,投資環境也會越來越公平。隨著市場規范和效率越來越高,“制度套利”越來越少。同時,投資者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希望購買風險收益清晰的產品,而量化產品就是風險收益比較清晰的金融產品,這類產品會逐漸受到大家關注。從資產配置來看,很多人還是會把資產配置在低風險產品,而量化不僅風險收益清晰,產品的流動性也較好,這些都有助于量化投資的發展。
有人說現在有“真”量化,也有“假”量化。這應從兩方面看待:一方面,這其實是市場的認同,也是量化的機遇;另一方面,投資者在購買“量化”產品時,也要認真研究產品,了解其策略,識別是什么“量化”。 (宋雙)
嘉石大巖資本汪義平:量化投資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我自己學習和思考了近20年如何做投資,但我仍覺得自己只懂了一半。因此投資股票這樣非常專業又非常難的事情,是不應該輕易由自己做的。如果作為娛樂,自己可以做股票;如果以投資為目的,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更多專業的人做就會使得資產管理行業變得更加專業化,這樣理性就會占上風,市場也會變得穩定,而穩定有效的市場就會對實體經濟提供更大的幫助。
真正科學的量化投資就是一個專業的方式。幫客戶管理資金時,風險交換收益過程中,就要用少一點風險換取相對多一點的收益,即是創造比較高的風險調整之后的超額收益。另一個目標即通過我們專業的投資,努力糾正市場上定價的無效性,把市場變得更加有效。這樣的理性能夠幫助市場在瘋漲的過程中漲得慢一點,在狂跌的過程中也跌得慢一點,這其實也是符合慢牛的預期。 (陳晨)
艾方資產蔣鍇:銀行資金配置量化產品增多
2012年以前,量化投資的發展可以稱得上是“寒冬”時期,而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似乎逐漸步入了“春天”。之所以量化投資越來越受重視,可能和如今資產管理行業的大格局有關。量化投資是遵循一種非常理性和規律的投資思路,從長期來看,這個行業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比較平穩的收益,也逐漸引起了機構投資者等專業人士的重視。
以前我們的投資者主要以高凈值的個人客戶為主,但從去年底起,我們管理的資金越來越多來自金融機構,而這些資金往往投向于債券類和非標類資產。但最近,越來越多的銀行資金開始配置到量化產品中去。所以,我認為這代表了量化投資從以前一個非主流的、邊緣化的投資方式和投資產品,開始被主流的投資機構、社會大眾所接受。而從最近幾年,管理規模增長加速,究其緣由,就是市場需要這樣穩定收益的產品。在宏觀經濟下滑的大背景下,債券類資產實際是有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但量化的產品卻沒有這樣的風險。所以,我相信未來量化投資的產品也好,從業人員也好,都會有一個非常快速的發展。 (陳晨)
華寶興業基金徐林明:不確定中尋找確定
對于量化對沖業務發展和資本市場運行方向,我的思考角度都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對于量化對沖業務,股指期貨等衍生品市場會恢復常態是確定的方向。其次,以量化對沖為代表的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產品的需求是確定,產品只要有好的性價比,是不缺需求的。
對于市場走勢,有三個方面是確定的。首先,國家發展資本市場的立場是確定的;第二點,目前的市場指數點位低于國家救市期間的中樞點位;第三點,和上半年相比,市場的無風險利率確實下降了,股票資產的相當吸引力在提高。因此,對于市場的中長期走勢我持樂觀的態度。(宋雙)
國金證券石兵:量化手段將不局限于量化對沖產品
與主動投資產品相比,量化的做法略像西醫,而傳統的主動投資類于中醫。中醫大部分都靠經驗,推演未來怎么做能治好病。而量化投資卻很理性,很多的交易需要通過比如雙盲測試后,才能去考慮這么做是否符合規律,以及在歷史上能否得到驗證。
未來上市公司越來越多,公司也越來越復雜,特別是對信息處理能力高要求的未來互聯網傳媒。所以,我覺得量化技術會更加深入人心,不僅只限于量化對沖產品的運用。因此,不光是專業投資者會研究,做主動投資的也會關注量化手段。 (宋雙)
禮一投資林偉健:量化投資是專業與非專業溝通的橋梁
量化投資并不神秘,它的本質仍是投資,只不過在投資領域又往前邁進一步。評價一個事物的好與不好,有定性與定量的區分。以前大多是從定性的角度,但現在可以更加精確化。
量化投資之所以在這兩年廣受關注,重要原因之一是老百姓整體投資意識的提高。比如以前你銷售理財產品,只需告訴別人能賺錢,就能賣出去;而如今,連跳廣場舞的大媽都討論理財產品時,你告訴我能賺錢,恐怕就行不通了。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溝通的方法來規范產品。比如說這個產品承擔多少風險,未來的收益預期等,否則產品就賣不出去,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也沒法發展下去。
這是由于金融領域沒有標準化的口徑,老百姓無法去衡量這個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而作為管理人,你必須把這個東西搞清楚,才能跟市場溝通。從資產管理這個大行業來看,也許今天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該怎么在產品方面跟人溝通。但我相信不久后,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將更加規范,所有人都會用標準化的語言來溝通,比如回撤率、年化收益率、管理規模等。 (陳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