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8 23:02:33
成都市商務委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周立志表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重點就是經貿合作,“要以經貿開路,撬動基礎設施等其他領域合作。”
每經編輯|江然
每經記者 江然
抓好創新驅動的同時,成都也要走好“一帶一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11月24日~25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商務委承辦、成都對外經貿促進會執行的“2015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成都)發展論壇”將在成都舉行。
屆時,印度、緬甸、孟加拉國等國官員及城市代表,中外企業、商協會代表等200多人將出席此次盛會。論壇期間,與會代表將圍繞“加強城市間經貿交流與合作,共促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發展”這一主題,共謀四國經貿合作項目,刮起區域合作的腦力風暴,現場洽談投資合作意向,共商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區域合作發展大計。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成都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撐點和引擎城市,引領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沿線各城市中綜合實力首屈一指的城市,也是該經濟走廊當仁不讓的戰略支撐。
搶抓“窗口”機遇
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孟中印緬走廊”占全球GDP比重從2000年的12%上漲到2015年的25%,戰略地位日漸顯現。
成都作為古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一帶一路”戰略中重要的節點城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應當在孟中印緬走廊經濟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努力成為推動這一區域發展的新引擎和戰略支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自2014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成都)發展論壇在西博會期間成功舉辦,這已是成都再次舉辦2015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成都)發展論壇,“既是深化合作的現實需要,也是成都借道出海搶抓發展‘窗口’機遇的主動作為。”成都市商務委負責人表示。
論壇組委會相關負責人稱,主動發起并舉辦“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發展論壇”,正是成都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號召,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加強孟中印緬區域間、城市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不斷聚集資源,吸引廣泛關注,促成四國經濟體更多的溝通、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不僅正當其時,同時也將大幅提升成都的城市競爭力。
前述組委會負責人強調,“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成都)發展論壇”也秉承開放的原則,允許并邀請包括區域外更多的地區和城市參與并助力發展,共享成果,這樣才能把更多、更好的把境內外資源整合到論壇這個平臺,讓參與的政府和企業再借助這個平臺,更好、更快地共同建設區域經濟。
該負責人透露,成都市政府正在籌劃“2016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成都)商界對話會”,希望這個會議能夠繼往開來,進一步深化該經濟走廊的區域經貿合作。
“經貿開路”撬動多邊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論壇擬搭建一個嶄新的區域合作平臺:首次邀請上海、廣東等國內其他城市代表出席,參與區域更加廣泛;首次邀請了走廊沿線城市代表與會,促成城與城、市與市之間更加精準的對接與多邊合作;論壇設置的議題與推介的項目更加務實具體:設置了分論壇,聚焦具體產業和領域,力爭推動更多的合作項目落地,讓區域合作不僅“開花”,更能“結果”。
成都市商務委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周立志表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重點就是經貿合作,“要以經貿開路,撬動基礎設施等其他領域合作。”
實際上,成都與孟印緬等國的經貿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從區位上看,成都作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支點城市,也是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門戶,扼守向西向南貿易通道。
此外,成都擁有中國西部最優良的物流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口岸服務體系,是中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已開通國際(地區)航線84條是中國第五大鐵路樞紐;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蓉歐快鐵”、中亞班列兩條國際貨運班列是中國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交通優勢明顯。
從產業上看,成都與孟印緬等國產業互補性強,在商貿、投資、旅游、金融、服務貿易、通信、工程承包和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擁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成都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產業、汽車產業、輕工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孟印緬等國擁有廣闊的潛在市場;印度發達的軟件、生物技術,豐富的高品質鐵礦、錳礦和銅礦資源,緬甸的珠寶玉石、海產品、木材,孟加拉國的黃麻、稻米、甘蔗等優質農產品也可依托成都,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輻射歐亞大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