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21 17:09:19
至2020年,全球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其中AR市場規模為1200億美元,VR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蔣佩芳
當地時間2015年4月14日,寶馬公司表示將為旗下Mini Cooper汽車推出一款輔助駕駛的增強現實(AR)眼鏡
每經記者 蔣佩芳
隨著谷歌、Facebook、微軟等科技大佬的涌入,AR增強現實技術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
昨日(1月20日)晚間,AR企業Realmax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即將推出圍繞硬件、軟件、操作系統、內容制作和開發者社區在增強現實領域的生態鏈布局。
據了解,Realmax有15年的AR增強現實服務經驗,在工業、零售、醫療、電商、教育、玩具、消防、安保和旅游等行業已有成熟的商業應用。
Realmax方面稱,未來AR產業有以下機會:
一是2016年會是AR產業B2B業務的元年。AR產業已經積累了務實成熟的技術用于滿足目前2B行業不算太復雜的需求,且國際產業巨頭已形成AR+的共識和范例,市場需求已經打開;
二是公司與多家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形成共識,即AR產業會走先2B再2C的路子。但2B到2C的過渡,并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還需要AR產業在2B業務階段積累大量的垂直行業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積累大量的素材,解決大規模內容制作的內容瓶頸;
三是AR產業價值鏈的頂端,會始終處在AR應用最深刻的領域。把AR作為教學工具、銷售展示工具,僅僅是AR+的第一步。隨后AR改造甚至替換原有業務流程會讓PMS系統融合新的內容和特點,AR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海量精準數據會產生新的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價值,AR與銷售和供應鏈管理的深度融合會產生新的AR電商平臺,還有用AR徹底提升的培訓教育體系,社交生態等等。
記者注意到,目前VR市場前景似乎更被看好。Realmax方面則表示,VR和AR其實都是基于視覺的增強,但AR與VR最大的區別是在于,它是可以進行交互的,AR就是交互產生視覺革命的產品。
無論如何,面向AR的競爭早已暗流涌動。
微軟推出的HoloLens全息眼鏡和技術就是時下最受關注的增強現實平臺。在剛剛過去的美國CES展上,雖然HoloLens并未展出,呼聲卻依然很高。據透露,2016年第一季度,微軟或將向市場發布HoloLens全息眼鏡的開發套件。
2015年5月,蘋果宣布收購德國老牌AR公司Metaio ,引發蘋果進軍AR領域的討論。
此外,索尼也進入AR領域,收購比利時傳感器技術提供商SoftKinetic,提供包括“手勢交互”等AR技術在內的解決方案。
資深業內人士李琛指出,AR應用的場景要比VR廣泛得多,涉及到生活、經濟中的各個領域,如家裝市場、市場營銷、車載系統、游戲娛樂和醫學醫療、教育等領域。
投資銀行Digi-Capital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至2020年,全球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其中AR市場規模為1200億美元,VR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