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2-16 20:17:01
每經編輯|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后,港交所便持續加強與內地市場的聯系,深港通、新股通、債券通等概念不斷被推出,而深港通更是箭在弦上,隨時可能被宣布推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人民幣匯率近來波動加劇,而內地投資者及企業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的工具還比較有限。但2月15日港交所宣布向內地推廣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的利器——人民幣貨幣期貨(全稱為“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等期貨產品。此外,港交所此次推廣計劃還與內地六家咨詢供應商進行合作,并通過它們發布相關產品的實時數據。
推廣匯率對沖利器
今年初,港交所就發布了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并著重提出要構建一個更有效的跨市場的互聯互通平臺,便利資金進出內地,投資不同的資產類別。
據上述戰略規劃提出還不到一個月,港交所便宣布同內地咨詢供應商合作,進一步向市場推廣其人民幣貨幣期貨、股票期貨及倫敦金屬期貨小型合約(指定期貨合約)的數據發布。
為了增加上述期貨產品對內地投資者的吸引力,港交所計劃向市場推廣指定期貨合約的實時數據。此外,港交所還將繼續與咨詢供應商探討推出更多推廣計劃,加強向內地投資者發布產品價格及其他咨詢。
此次港交所向內地推廣的多個期貨產品中,人民幣貨幣期貨尤其值得關注。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人民幣貨幣期貨特別適合內地投資者及企業對沖外匯風險:
首先,人民幣貨幣期貨是全球首只人民幣可交收貨幣期貨合約。合約以人民幣報價,收取保證金及結算。
其次,人民幣貨幣期貨面向全球的市場參與者,包括銀行、基金、人民幣貿易企業及個人投資者。
最重要的是,人民幣貨幣期貨買賣以保證金作為入市門檻,而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一小部分。人民幣貨幣期貨一張合約的金額為10萬美元。目前人民幣貨幣期貨每張合約的最低保證金為16690萬人民幣,杠桿約為40倍。
六家內地公司參與
港交所此次向內地推廣期貨產品,同時發布了伙伴計劃。有六家內地咨詢供應商參與了推廣計劃,其中不乏A股上市公司。
這其中就有:阿斯達克網絡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斯達克)/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智慧)、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花順)、上海澎博財經資訊有限公司、上海乾隆高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港交所市場主管李國強表示:“我們將繼續與資訊供應商合作,尋求更多途徑在內地發布我們的市場數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幾家咨詢供應商中有公司早已布局除內地以外的市場。如:大智慧旗下的阿斯達克早已是香港市場信息的權威供應商,同花順也在今年1月表示將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