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1 01:28:0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生 李少婷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生 李少婷
巨虧的*ST煤氣試圖華麗“轉身”清潔能源,但煤層氣的礦權和補貼依賴使其不得不面對“老問題”。
停牌半年的*ST煤氣6月20日公布其重組方案,包含資產置換和募集資金等四部分,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晉煤集團旗下山西藍焰煤層氣(以下簡稱藍焰煤層氣)100%股權作價30.73億元置入上市公司,晉煤集團也由此取代太原煤氣化成為*ST煤氣控股股東。
作為清潔能源,隨煤礦伴生的煤層氣曾頗受資本熱捧。而藍焰煤層氣主要業務模式即為晉煤在內的山西國有煤礦提供采氣服務,再通過晉煤等渠道銷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財務數據發現,藍焰煤層氣獨立性值得考量,其去年向晉煤關聯方銷售煤層氣金額占其總銷售額超過一半。此外,目前國內煤層氣行業仍需依靠政府補貼,而且要面對礦權問題,山西藍焰煤層氣也不例外。
對此,記者致電*ST煤氣尋求回應,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無權解答重組草案相關問題,要求記者詢問董秘,但記者多次撥打董秘電話,均無人接聽。
注入煤層氣謀“翻身”
停牌近半年,*ST煤氣昨天公布了重組草案。方案包含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股份轉讓以及募集配套資金4部分,其中前3項互為條件,需在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后方能實施。
根據重組方案,*ST煤氣將置出東河煤礦、嘉樂泉煤礦、爐峪口煤礦的采礦權,加上評估價值為2.33億元的其他凈資產,置出資產作價8.56億元。另一方面,*ST煤氣擬置入藍焰煤層氣100%股權,評估價值為32.23億元,增值率23.54%,扣除其2015年度分配現金股利1.5億元后,置入資產交易作價30.73億元。
整個重組方案中,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為22.17億元。*ST煤氣將以現金形式支付給晉煤集團5億元,其余對價則將由*ST煤氣向晉煤集團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而*ST煤氣現有控股股東太原煤氣化擬向晉煤集團轉讓1.25億股,作為承接置出資產的支付對價。另外,*ST煤氣擬向七名特定對象募集不超過13.17億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和晉城礦區低產井改造提產項目。
對*ST煤氣來說,此次重組可謂“翻身”之戰。其2014年、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9.95億元、-15.66億元。*ST煤氣稱,由于煤炭行業的持續低迷,公司急需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
為謀求扭虧脫困和戰略轉型,*ST煤氣曾于2014年底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但最終未能成功。2015年12月,公司再次申請股票停牌謀劃重大資產重組。
若本次重組順利完成,藍焰煤層氣將成為*ST煤氣的全資子公司,*ST煤氣的主營業務將由煤及洗精煤的生產和銷售轉變為煤礦瓦斯治理及煤層氣勘探、開發與利用業務。同時,公司控股股東將由太原煤氣化變更為晉煤集團,實際控制人仍為山西省國資委。
在重組“騰籠換鳥”之后,*ST煤氣試圖借助煤層氣一舉翻身。交易方案披露,晉煤集團對重組完成后藍焰煤層氣未來3年業績作出合計超過15億元的承諾。
業務模式依賴晉煤
統計數據顯示,山西煤層氣資源儲量約10.39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而據藍焰煤層氣宣傳,已形成了煤層氣勘探、抽采、輸送等完整的產業鏈,培育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煤層氣利用市場。
但對于煤層氣行業來說,目前仍需高額的政府補貼是繞不過的問題。根據針對藍焰煤層氣的評估和審計報告,其2015年營業利潤為2027.5萬元,凈利潤3.03億元,各項政府補助共計3.81億元,煤層氣銷售補助2.3億元;而2014年也獲得了各項補助2.5億元,煤層氣銷售補貼2.28億元,當年度其營業利潤-2380.71萬元,凈利潤1.22億元。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抽氣是煤炭開采成本的一部分,煤層氣產業只是廢物利用,由于煤層氣利用對環境較好,為了在市場上進行價格競爭,政府才會給予一定補貼。
對于補貼政策的延續性,林伯強表示,政府補貼現階段是必要的,煤層氣產業慢慢發展起來、有競爭力后政府補貼會逐步取消。
此外,藍焰煤層氣業務模式對晉煤集團及山西國資的依賴也不小。記者據其審計報告測算,藍焰煤層氣向晉煤集團方面的關聯方出售煤層氣金額在2015年約6億元,而當年其煤層氣銷售收入約10.78億元,占比達55.6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