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6-21 16:37:16
成都某龍頭房企營銷中層人士感慨地說,“提高商品房預售門檻”這一條的后續影響應該很大,估計實力不強的中小房企會吃不消。
每經編輯|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6月21日,成都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業內俗稱成都版樓市“51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新政主要涉及科學調控市場供應、促進房產消費、支持企業發展與落實屬地責任等5大方向。
成都某龍頭房企營銷中層人士感慨地說,“提高商品房預售門檻”這一條的后續影響應該很大,估計實力不強的中小房企會吃不消。
針對火爆的土地市場,該新政提及調整土地競買保證金制度,實行按宗地交納等,試圖為高溢價率土地降溫。
從供地端為高庫存減壓
年初以來,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率先領漲全國,甚至出現了非理性的過熱勢頭。不久,蘇州、南京與杭州等長三角的典型樓市突然火爆起來,市場久違的搶房大戰再度上演。5月份以來,合肥樓市迎暴漲,摘取當月全國新房與二手房環比漲幅“雙冠王”。
成都中睿地產營銷負責人何良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各地情況來看,合肥樓市庫存量見底,前期供應節奏偏慢于需求量引來房價大漲,而成都樓市庫存量偏大,政府有必要調節供給端。
成都樓市“51條”,首先就是要求科學調控市場供應,控制房地產用地規模,對各區(市)縣(含成都高新區、成都天府新區)每年房地產供地實行計劃控制,如果超標將暫停供應。
按照前述新政的說法,成都樓市將對各區(市)縣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節奏實行“動態”管理。比如,該新政要求“銷售周期連續三個月高于上限的區(市)縣,暫停商品住宅用地供應”。
在動態管理上,該新政將區別對待各區域現狀,比如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以下統稱為五城區)及成都高新區的銷售周期下限、上限分別為6個月、12個月。
像成都近郊的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縣,銷售周期下限、上限分別為7個月、14個月,其他區(市)縣銷售周期下限、上限分別為8個月、16個月。
除了調節供地周期之外,新政提及的供地結構調整也是一個重要抓手。新政規定,商業辦公用房過剩的片區,將調減商業用地規模和開發強度,以優化區域布局和商住比例。
此外,成都樓市新政還強調了土地集約利用,將減少或暫緩五城區和成都高新區新征集體土地用于房地產開發,進一步支持舊城改造土地加快上市,加大“征而未供”土地征后實施力度等。
5月底,萬科以104%的高溢價率搶下成都天府新區華陽一地塊,而參與競拍者多達11家房企,現場火爆異常。此次新政要求房企按宗地交納土地競買保證金,讓其理性拍地意圖明顯。
抬高預售門檻影響幾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一線龍頭房企成都公司營銷中層人士說,“成都樓市供給側方案,我沒詳細看,但有一條印象很深,就是以后申請預售證難了。”
記者看到,成都樓市新政第41條明確規定,要提高商品房預售門檻,對于房企未來新拿地開發的商品房項目,在申請預售證時,工程進度應滿足“規劃地上7層及以下的需完成主體建筑封頂工程,規劃地上8層及以上的需完成規劃地上建筑層數主體結構工程的1/2以上且不少于7層。”
2013年,成都市房管局曾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銷售管理健全房地產市場監管機制的通知》,規定預售證申請條件為“6層以下(含6層)建筑的塔樓應修至封頂,7層以上建筑的塔樓應修至規劃地上建筑層數的1/4以上。”
在成都銳理數據分析師看來,提高預售門檻對開發商的資金實力、操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執行到位,中小開發企業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預售政策事關房企資金的回籠快慢,門檻提高之后,對中小房企影響較大,因為他們資金實力較差。”前述龍頭房企營銷中層人士表示,這更有利于專業型房企發展,他們當前融資成本較低。
日前,深圳市曾試水了一宗事先規定了必須現房銷售的用地,被業內解讀成是商品房現售制改革試水,為深圳樓市降溫的先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